A. | 若a+b<c+d,则反应一定能自发向右进行 | |
B. | 若起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平衡时的转化率之比为1:1 | |
C. | 若a+b=c+d,在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m mol,再向其中充入n molB,则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小于(m+n)mol | |
D. | 若a+b=c,则对于体积不变的容器,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
分析 A.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B.反应过程中A、B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
C.D为固体,再向其中充入nmol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
D.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PV=nRT判断压强的变化.
解答 解:A.D为固体,若(a+b)<(c+d),则△S不一定大于0,当△G=△H-T•△S<0时,反应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若从正反应开始,起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平衡时A、B的转化率之比为1:1,故B正确;
C.D为固体,再向其中充入nmol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则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小于(m+n)mol,故C正确;
D.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c,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在同体积下,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升高温度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涉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及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易错点为A,注意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 | |
B. | 聚二氧化碳塑料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 |
C. | 聚二氧化碳塑料属于纯净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n | |
D. | 聚二氧化碳塑料是属于环境友好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6g${\;}_{\;}^{18}$O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 |
B. | 密闭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A | |
C. | 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0.1NA | |
D. | 已知3BrF3+5H2O═HBrO3+Br2+9HF+O2↑,若有5molH2O参加反应,则被谁还原BrF3的分子数目为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 | |
B. | 左图的曲线也可以表示溶液的pH变化趋势 | |
C. | 稀释一开始,溶液的温度就下降,可推知电离过程可能是吸热过程 | |
D. | 可通过微热的方法,使图中a点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1mol•L-1的Na2CO3溶液中CO32-的数目小于NA | |
B. | 常温常压下,1.7g NH3中所含的原子数为0.4NA | |
C. | 向含0.1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的OH-数目为0.4NA | |
D. | 标准状况下,4.48LN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铜片投入FeCl3溶液中:3Cu+2Fe3+═2Fe+3Cu2+ | |
B. | AgCl悬浮液中加入Na2S溶液沉淀变黑:2AgCl+S2-═Ag2S+2Cl- | |
C. | 用两根铁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 2++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4H+ | |
D. | Ca(HCO3)2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