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对下列结构命名或对已知命名写结构简式.
(1)2,4,4-三甲基己烷,
(2)间甲基苯乙烯

分析 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
(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解答 解:(1)的最长碳链含有6个碳原子,2,4,4位上3个甲基,命名为:2,4,4-三甲基己烷,故答案为:2,4,4-三甲基己烷;
(2)间甲基苯乙烯,主链为苯乙烯,在乙烯基的间位含有一个甲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该题注重了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解题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稀硫酸和碳酸钠都是无色溶液,若无其他试剂,可以采取互相滴定的方式加以区分.实验内容及记录如下:
①量取1.00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乙溶液10.0mL,共收集到1.344mL气体.
②量取10.00mL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甲溶液1.00mL,共收集到0.448mL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H2SO4溶液,乙是Na2CO3溶液(填写化学式);
(2)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判断的理由:根据反应H++CO32-=HCO3-、H++HCO3-=H2O+CO2↑,才能产生CO2气体,实验①产生的气体多于②,说明实验①反应后溶液里不存在HCO3-,H+完全转化为CO2气体逸出;;
(3)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mol/L,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4)向12.00mL乙溶液中缓慢滴入甲溶液,画出产生CO2的体积随滴入甲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和SiO2)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步骤(I)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2)沉淀A中一定含有SiO2,该物质属于酸性(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写出步骤(Ⅰ)中生成滤液X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4)滤液Y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有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将苯逐滴滴入浓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并用沸水浴加热制取硝基苯
B.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然后过滤,从滤液中可得较纯的油脂
C.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红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反复操作多次,可制得乙醛
D.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溶液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看到有银镜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醛和羧酸的官能团分别为-CHO、-COOH(用结构简式表示).CH3COOCH2CH3的官能团叫酯基.(写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司乐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临床药物,其有效成份M的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
(1)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ac(填序号).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 M完全水解生成2mol醇
(2)肉桂酸是合成M的中间体,其一种合线如图2:
 已知:(如图3所示)
①A的名称为甲苯.步骤I中B的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是反应中有一氯取代物和三氯取代物生成.
②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步骤 III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④肉桂酸的结构简式为
⑤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苯环上有一个甲基的酯类化合物有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I)
2H2S(aq)+SO2(g)=3S(s)+2H2O(l)                 (II)
S(s)+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                   (III)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E中为NaOH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c.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ad.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中,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溶液经加热蒸干,再高温灼烧后仍能得原物质的是(  )
A.NaHCO3B.FeSO4C.FeCl3D.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O)}{c(C{O}_{2})•c({H}_{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
(3)若 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5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等于1.0(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4)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1mol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平衡浓度为0.25mol/L,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30℃.
(5)若在(4)所处的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3mol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1.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