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得到红褐色沉淀B.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D.实验室制O2

分析 A.胶体不是沉淀;
B.有缓冲装置的能防止倒吸;
C.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D.应该用分液漏斗盛放双氧水.

解答 解:A.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为止得到胶体,胶体不是沉淀,故A错误;
B.有缓冲装置的能防止倒吸,氨气不易溶于四氯化碳且和四氯化碳不反应,所以该装置有缓冲作用,能防止倒吸,故B正确;
C.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应该用分液漏斗盛放双氧水,否则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制备、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物质性质及实验基本操作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会根据气体溶解性及密度确定气体收集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表是几种弱酸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H2CO3H2SH3PO4
1.8×10-5K1=4.3×10-7
K2=5.6×10-11
K1=9.1×10-8
K2=1.1×10-12
K1=7.5×10-3
K2=6.2×10-8
K3=2.2×10-13
(1)若把CH3COOH、H2CO3、HCO3-、H2S、HS-、H3PO4、H2PO4-、HPO42-都看成酸,则酸性最强的是H3PO4,最弱的是HPO42-
(2)多元弱酸的二级电离程度远小于一级电离的原因是一级电离产生的H+对二级电离有抑制作用.
(3)温度相同时,同浓度的CH3COO-、HCO3-、CO32-、S2-的水解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2->CO32->HCO3->CH3COO-
(4)在CH3COONa溶液中在相关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H3COO-)>c(OH-)>c(H+).
(5)根据K值大小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CH3COOH+H2PO4-→不能(填“能”或“不能”,下同)    H2CO3+HS-→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1LpH=13 的氨水溶液加入水稀释到10.0L后,下列微粒浓度增大的是(  )
A.c[NH3•H2O]B.c[H+]C.c[OH-]D.c[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物质-五星烷,它的分子立体结构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其分子式为:C15H20
②分子结构中六元环的个数有6,其中有10个碳原子为三个环共有.
③五星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pH最大的是(  )
A.乙醇B.乙酸钠C.苯酚钠D.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态时不能导电
B.氢键是一种化学键,且它比分子间作用力要稍强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外p能级、d能级等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为“全空”、“半充满”、“全充满”的时候一般更加稳定,称为洪特规则的特例,下列事实能作为这个规则证据的是(  )
①元素氦(He)的第一电离能远大于元素氢(H)的第一电离能
26Fe2+容易失电子转变为26Fe3+,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③基态铜(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而不是[Ar]3d94s2
④某种激发态碳(C)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12p3而不是1s22s22p2
A.①②B.②③C.③④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Y的单质的电子式为
(2)单质铜和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HNO3(稀)+3Cu═2NO↑+3Cu(NO32+4H2O.
(3)元素W非金属性比R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P原子和S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P原子半径较大,得电子能力较弱.
(4)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作该氧化物的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NH3•H2O═HSO3-+NH4+
(5)Y和Z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Z的氧化物、X单质和Y单质在高温下制备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C+N2$\frac{\underline{\;高温\;}}{\;}$2AlN+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