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结构特点完成图1中序号①~④仪器的名称;
(2)仪器中有瓶塞或旋塞的仪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水,据此进行分析;
(3)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然后分液;根据碘与四氯化碳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分离;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4)a.根据c=
计算出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据此选择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
c.根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过程选择所需的仪器;
d.根据溶液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根据所需浓硫酸的体积选择量筒规格;
e.根据c=
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
n和溶液的体积
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
n和
V怎样的变化:若
n比理论值小,或
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
n比理论值大,或
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解答:
解:(1)因①~④仪器的名称分别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100mL容量瓶;
(2)分液漏斗有旋塞,100mL容量瓶有瓶塞,所以二者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而蒸馏烧瓶、冷凝管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
故答案为:③④;
(3)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在水中大,并且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接着可用分液方法将两层液体分开;四氯化碳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馏得到四氯化碳;碘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萃取剂和水不互溶,且萃取剂和碘不反应,
故答案为:II;I;蒸馏;②③;
(4)a.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8.4mol/L,
故答案为:18.4mol/L;
b.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应该贴上:D.腐蚀品标记,
故答案为:D;
c.没有480mL容量瓶,选择500mL容量瓶,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由提供的仪器可知,还需要仪器有:500mL容量瓶、玻璃棒,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玻璃棒;
d.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
所以xmL×18.4mol/L=500mL×1mol/L,解得:x≈27.2,
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27.2mL.量筒规格越接近所需浓硫酸体积误差越小,所以选择50mL量筒,
故答案为:27.2;B;
e.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取浓硫酸,量取浓硫酸的体积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A正确;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液面在刻度线以下,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
C.溶液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溶解后未恢复室温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C正确;
D.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移入容量瓶中的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
E.最后需要加水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故E错误;
F.摇匀后液面下降,一部分溶液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以溶液浓度偏低,故F错误;
故选: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