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含有NA个氦原子

B.20 g重水含有10 NA个电子

C.12.5 mL l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NA

D.1.6 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 NA

 

C

【解析】

试题分析:A、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所以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含有NA个氦原子,故A正确;B、20 g重水物质的量为:20g÷20g/mol=1mol,则含有10 NA个电子,故B正确;C、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变为稀硫酸后与Cu不反应,所以12.5 mL l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2 NA,故C错误;D、1.6 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氧原子的数目为0.1 NA,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化学试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放出Cl2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KMnO4 B.MnO2 C.NaClO3 D.Na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文登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氯化亚砜(SOCl2,结构式如图)主要用于制造酰基氯化物,其工业制备原理:SO3+SCl2=SOCl2+SO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SCl2和SOCl2中S的化合价分别为+2、+4价

B.制备反应中,二氧化硫是氧化产物

C.每消耗1mol SCl2,转移1mol电子

D.SOCl2分子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3分)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某兴趣小组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试样溶液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NO3-+A1+OH-+H2O→NH3↑+[Al(OH)4]-,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l的成分可能是 ,进一步确定该气体成分的方法是 ,

实验室制备该气体的方程式为 。

(2)写出沉淀2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

(3)经过以上实验可知,该地区雾霾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

(4)某同学采用了另外一种实验方法,取少量的试样直接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由此就确定一定含有Cl-,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其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①Na3N+3H2O===3NaOH+NH3↑,②NaH+H2O===NaOH+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3->Na+>H+

B.反应①和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①和②氧化剂都是H2O

D.Na3N和NaH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1分)A、B、C、D、E、F六种物质有如下变化关系,E是淡黄色粉末,判断:

(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直接写离子方程式)

E→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C→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准确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 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直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 ①向KMnO4溶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KBr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少量滴在FeCl2与KSCN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血红色。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实验证明还原性:Fe2+>Br->Cl-> Mn2+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③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氨气

B.用B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用C装置稀释浓硫酸

D.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乐陵市高三10月初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4分)下图5个装置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用这些装置进行常见物质的制取并探究其性质(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对其进行完善或评价,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将A、C、E相连后,以浓盐酸和 (填写名称)为原料制取Cl2,仪器乙的名称是 。

写出实验中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

(2)利用(1)中装置和药品,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所得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向所得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至少产生一种酸性强于碳酸的物质

实验Ⅰ获得结论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若选“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选“合理”,则无需填写理由): 。

实验Ⅱ获得结论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若选“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选“合理”,则无需填写理由): 。

(3)利用(1)中装置还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比较Cl-和S2-的还原性强弱。则C中预期出现的现象是 。

(4)将B、D、E装置相连接(打开止水夹a和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c),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将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一段时间后,欲用D装置探究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 ,再 以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观察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