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4.1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250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A(填编号字母)上称量
(A)小烧杯       (B)洁净纸片        (C)直接放在托盘上
(2)滴定时,不可选用B(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用0.2010mol•L-1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和滴液的流速,直到滴定终点.
(4)根据你所选择的指示剂,正确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或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5)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020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98.05%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10.000.4020.50
第二次10.000.2020.80
第三次10.004.1024.00
(6)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后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仰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偏低.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偏高.

分析 (1)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2)酸碱中和滴定时,可用酚酞或甲基橙做指示剂,石蕊变色范围宽且现象不明显,故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
(3)滴定时用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
(4)中和滴定的滴定终点判断方法;
(5)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计算,V(标准)用两次的平均值;
根据m=CVM计算500mL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6)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误差.

解答 解:(1)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防止玷污托盘.因烧碱易潮解,所以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选A;
(2)酸碱中和滴定时,可用酚酞或甲基橙做指示剂,石蕊变色范围宽且现象不明显,故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故选B;
(3)滴定时用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和滴液的流速,直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左;右;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和滴液的流速;
(4)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或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或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5)由于第2次实验的数据偏大,故舍去.V(标准)=[(20.50-0.40)+(24.00-4.10)]mL÷2=20.00mL,
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frac{0.2010mol/L×0.02L}{0.01L}$═0.4020mol•L-1
    m(烧碱)═CVM═0.4020mol•L-1×0.25L×40g/mol═4.02g
ω═$\frac{4.02g}{4.1g}$×100%═98.05%,
故答案为:0.4020;98.05%;
(6)①开始仰视,滴定终点平视,导致计算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导致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增加,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增大,结果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点评 本题考查了滴定操作.操作时要规范,分析误差时要看是否影响标准体积的用量,若标准体积偏大,结果偏高;若标准体积偏小,则结果偏小;若不影响标准体积,则结果无影响,本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管道工人利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已知能发生反应:2NH3+3Cl2═N2+6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NH3中的H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还原性
C.NH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不符合题意的是(  )
X稀硫酸双氧水
Y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_{4}^{2-}$的摩尔质量是96g/mol
B.1molH2中含有2molH
C.1molH2O的质量等于NA个H2O质量的总和
D.1molO2的质量为32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46g钠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将所得的产物放入足量水中,放出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11.2LB.22.4LC.33.6LD.44.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3-丁酮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用途极广,广泛用于药物合成,还用作食品的着香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0,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181℃,受热温度超过95℃摄氏度时就会分解;易溶于水,与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机试剂以任意比混溶;实验室可用以乙酸乙酯和金属钠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为88,常温下为无色易挥发液体,微溶于水,沸点77℃.
反应原理:2CH3COOC2H5+C2H5ONa→+2C2H5OH
+CH3COOH→+CH3COONa

【实验步骤】
(1)加热反应:向反应装置中加入32mL(28.5g,0.32mol)乙酸乙酯、少量无水乙醇、1,.6g(0.07mol)切细的金属钠,微热回流1.5~3小时,直至金属钠消失.
(2)产物后处理:冷却至室温,卸下冷凝管,将烧瓶浸在冷水浴中,在摇动下缓慢的加入32mL 30%醋酸水溶液,使反应液分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酯层用5%碳酸钠溶液洗涤,有机层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无水碳酸钾至液体澄清.
(3)蒸出未反应的乙酸乙酯:将反应液在常压下蒸馏至100℃.然后改用减压蒸馏,得到产品2.0g.
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反应原理看,无水乙醇的作用是催化剂.
②反应装置中加干燥管是为了防湿气进入反应体系中以保证反应体系干燥.两个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冷却水进水口分别为b和d(填图中的字母).
③产物后处理中,滴加稀醋酸的目的是中和生成的钠盐,使之变成产物,稀醋酸不能加多了,原因是酸多了会增加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的操作叫分液.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中和醋酸.加碳酸钾的目的是干燥.
④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是3-丁酮酸乙酯沸点高,在沸点温度下还易分解.
⑤本实验所得到的3-丁酮酸乙酯产率是B(填正确答案标号).
A.10%           B.22%           C.19%           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为草绿色晶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110℃下失去结晶水,230℃分解:是制备负载型活性炭催化剂的主要原料.
实验室利用(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H2C2O4(草酸)、K2C2O4(草酸钾)、30%双氧水等为原料制备三草酸和铁酸钾晶体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沉淀FeC2O4•2H2O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强酸
6FeC2O4+3H2O2+6K2C2O4═4K3[Fe(C2O43]+2Fe(OH)3
2Fe(OH)3+3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
(1)检验硫酸亚铁铵是否变质的试剂是KSCN;溶解时加几滴稀硫酸的目的是抑制Fe2+水解.
(2)检验硫酸亚铁铵溶液H2C2O4溶液反应生成FeC2O4•2H2O沉淀,写出该反应方程式:(NH42Fe(SO42•6H2O+H2C2O4=FeC2O4•2H2O↓+(NH42SO4+H2SO4+4H2O;沉淀过滤后,洗涤1的操作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数次.
(3)在沉淀中加入饱和的K2C2O4溶液,并用40℃左右水溶加热,再向其汇总慢慢滴加足量的30%H2O2溶液,不断搅拌,此过程需保持温度在40℃左右,可能的原因是温度太高双氧水容易分解,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太慢.加入30%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煮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双氧水
(4)洗涤2中所用洗涤试剂最合适的是C(填选项字母).
A.草酸钠溶液 B.蒸馏水  C.乙醇  D.KCl溶液
(5)为了不浪费药品,95%乙醇水溶液进行回收的方法是蒸馏,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温度计(任写两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
(2)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写出水煤气直接合成二甲醚同时生成CO2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3H2(g)+3CO(g)?CH3OCH3(g)+CO2(g),△H=-246.4 kJ•mol-1
(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ce.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f.加入催化剂
(4)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CH3OHCH3OCH3H2O
浓度/(mol•L-10.440.60.6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v(填“>”、“<”或“=”),若上述情况达到平衡,此时c(CH3OH)=0.04 mol•L-1
(5)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装置示意如图(A、B为多孔性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
①0<V≤44.8L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
②44.8L<V≤89.6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CH4-8e-+9CO32-+3H2O=10HCO3-
③V=67.2L时,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HCO3-)>c(CO3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
②另取20g A全部溶于0.15L 6.0mol•L-1盐酸中,得溶液C;
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L (标准状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
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
请填空:
(1)①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插上镁带并将其点燃Fe引发铝热反应,产物中单质B是Fe.
(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
(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Fe+2Fe3+=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