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实验操作或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提取溴水中的溴:加入适量乙醇,振荡、静置、分液
D.用结晶、重结晶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杂质

分析 A.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
B.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
C.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
D.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解答 解:A.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
B.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B正确;
C.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应加入苯或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分液,故C错误;
D.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用结晶、重结晶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杂质,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实验操作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反应类型错误的是(  )
A.CaCO3+2HCl═CaCl2+H2O+CO2↑       中和反应
B.H2+CuO $\frac{\underline{\;△\;}}{\;}$ Cu+H2O               置换反应
C.CaCO3 $\frac{\underline{\;高温\;}}{\;}$ CaO+CO2↑             分解反应
D.CuO+H2SO4═CuSO4+H2O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8gC2H4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1.5NA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碳氢键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已知:MnO2+4HCl(浓)$\frac{\underline{\;\;△\;\;}}{\;}$ MnCl2+Cl2↑+2H2O.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溶解在100ml过量的浓盐酸中,当反应生成 3.36L Cl2气体时(标况),剩余溶液中盐酸的浓度为4mol/L(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氧化剂为MnO2;氧化产物为Cl2(化学式填写).
(2)反应耗用MnO2的质量为13.05g;
(3)被氧化的HCl物质的量为0.3mol;
(4)原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材料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社会进步,钢铁的生产与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生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钢铁在潮湿空气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填“化学”或“电化学”),其负极反应式是Fe-2e-=Fe2+,形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为防止轮船的船体在海水中腐蚀,一般在船身连接锌块(填“锌块”或“铜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影响水的离子积大小的因素是(  )
A.浓度B.温度C.压强D.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事实中一定能证明HClO是弱电解质的是(  )
(1)pH相等的H2SO4和HClO与足量的强碱反应,HClO消耗的强碱体积大
(2)100℃,NaClO溶液的pH=7
(3)NaClO溶液中有HClO分子存在
(4)HClO溶液有很强的氧化性
(5)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O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6)盐酸与KClO溶液反应,生成HClO.
A.(1)(2)(3)B.(1)(3)(4)(6)C.(1)(2)(5)(6)D.(1)(2)(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设计方案或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HCl气体
B.向饱和的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2O固体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C.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回收KMnO4加热分解产生的MnO2,可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用铜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时,可用下列两种方案:
甲方案:Cu$\stackrel{浓H_{2}SO_{4}}{→}$CuSO4      乙方案:Cu$\stackrel{O_{2}}{→}$CuO$\stackrel{稀H_{2}SO_{4}}{→}$CuSO4
这两种方案对比,乙方案更好,理由是:无污染物产生,节约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