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 NO2吸收16.95kJ热量.N2与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H=67.8kJ•mol-1
(2)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3)在25℃、101kPa下,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分析 (1)根据每生成23gNO2即0.5mol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来回答;
(2)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分别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
(3)依据燃烧热概念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题干所给量计算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焓变;

解答 解:(1)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即0.5molNO2要吸收16.95kJ热量,所以每生成2molNO2需要吸收67.8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2O2(g)=2NO2(g)△H=67.8kJ•mol-1,故答案为:N2(g)+2O2(g)=2NO2(g)△H=67.8kJ•mol-1
(2)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 H-H键,1mol N三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
生成2mol NH3,共形成6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
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3)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725.76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把握从键能的角度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将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mL4.40mol/L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mL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mL,测得其中c(H+)为0.400mol/L.求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由PM2.5引起的雾霾不一定属于胶体
B.装饰材料释放的苯、甲苯、甲醛等易挥发性烃类物质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
C.加热能杀死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D.石墨烯(由石墨剥离而成的层状结构)可用于制造超级计算机,因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
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且能够防止倒吸
C.
装置可用于制备少量NH3
D.
装置可用于收集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 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且不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变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断开1mo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解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时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键的键能.已在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1,H-N键的键能为391kJ•mol-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kJ•mol-1,推求N≡N键的键能是(  )
A.431 kJ•mol-1B.946 kJ•mol-1C.649 kJ•mol-1D.113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NH3和NOx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变为N2和H2O,这是目前硝酸厂尾气治理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为了提高NO的转化率实际操作中用过量的氨气.某研究小组拟验证NO能被氨气还原并计算其转化率.(已知:浓硫酸在常温下不氧化NO气体).

(1)装置③可以选的干燥剂为:b(选填序号,下同);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无水氯化钙
(2)若实验室只提供浓氨水和生石灰两种试剂,你会选择图2B或C装置来制取氨气;所选装置中盛放生石灰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
(3)写出装置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NO+4NH3$\frac{\underline{催化剂}}{△}$5N2+6H2O;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NO.
(4)实验室在用装置D制取较纯NO过程中,先在试管中加入2~3粒石灰石,注入适量稀硝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塞上带有细铜丝的胶塞进行后续反应,加入石灰石的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氧化NO.
(5)实验完成后,检验装置⑥中NH4+的存在需要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6)已知NO与FeSO4溶液反应形成棕色可溶性的[Fe(NO)]SO4,装置⑥中,没有将进气导管直接插入浓硫酸中,而是接了一小段玻璃管,小段玻璃管的作用是防倒吸;装置⑦的作用是除去NO和检验氨气是否除尽,若氨气未除尽观察到⑦中的实验现象是⑦中溶液变浑浊.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③⑥(填写序号).
①将0.2mol•L-1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然后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②检验氧化铁中的氧化亚铁,先用硫酸溶液溶解,然后加入盐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
③用NaOH固体配制1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玻璃棒、烧杯、量筒和胶头滴管.
④托盘天平、容量瓶、量筒、滴定管等定量仪器均标有0刻度线.
⑤除去CO2中HCl,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⑥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伴有白雾.
⑦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不合理的是(  )
①根据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和胶体
④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A.②③B.②④C.①③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图是某些实验的部分装置,其中所注明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
A.
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B.
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C.
验证NH3的溶解性
D.
吸收HCl防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