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正在建造新型航母,已知航空母舰的主体是钢铁,如何减弱舰体的腐蚀成为急需攻克的一个课题,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请根据铁处于Ⅰ、Ⅱ、Ⅲ三种不同的环境中被腐蚀的快慢,判断在母舰舰体上最好嵌上的固体应为
( )。
A.碳 B.锌 C.铁 D.铜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
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
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W |
初始浓度/mol·L-1) | 0.5 | 0.6 | 0 | 0 |
平衡浓度/mol·L-1) | 0.1 | 0.1 | 0.4 | 0.6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增大压强其平衡常数不变,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ⅤA族,甲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双选) )。
A.原子半径:丙>丁>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极是铜锌合金,B极为纯铜,电解质中含有足量的铜离子。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极恰好全部溶解,此时B极的质量增加7.68 g,溶液的质量增加0.03 g,则铜锌合金中Cu、Zn原子的个数比为
( )。
A.3∶1 B.4∶1 C.2∶1 D.任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大功率的镍氢电池使用在油电混合动力车辆中。镍氢电池NiMH电池正极板材料为NiOOH,负极板材料为吸氢合金,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的是
A. 放电时电池内部H+向负极移动
B. 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 OH-- e-====NiOOH+H2O
D.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n-ne- = M+n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硫酸渣(主要含Fe2O3、SiO2、Al2O3、MgO等杂质)制备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中硫酸要适当过量,目的是:①提高铁的浸出率,② 。
(2)“还原”是将Fe3+转化为Fe2+,同时FeS2被氧化为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为测定“酸浸”步骤后溶液中Fe3+的量以控制加入FeS2的量。实验步骤为: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酸浸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HCl、稍过量SnCl2,再加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有关反应方程式如下:
2Fe3++Sn2++6Cl-=2Fe2++SnCl62-,
Sn2++4Cl-+2HgCl2=SnCl62-+Hg2Cl2↓,
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①若SnCl2不足量,则测定的Fe3+量 (填“偏高”、“偏低”、“不变”,下同)。
②若不加HgCl2,则测定的Fe3+量 。
(4)①可选用 (填试剂)检验滤液中含有Fe3+。产生Fe3+的原因是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②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 Fe(OH)3 | Al(OH)3 | Fe(OH)2 | Mg(OH)2 | Mn(OH)2 |
开始沉淀 | 2.7 | 3.8 | 7.5 | 9.4 | 8.3 |
完全沉淀 | 3.2 | 5.2 | 9.7 | 12.4 | 9.8 |
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有:稀HNO3、Ba(NO3)2溶液、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要求制备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气体。请完成由“过滤”后的溶液模拟制备氧化铁的实验步骤:
a. 氧化: ;
b. 沉淀: ;
c. 分离,洗涤; d. 烘干,研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图(1)中A、B两个容器里,分别收集着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若将中间活塞打开[如图(2)],两种气体分子立即都占有了两个容器。这是一个不伴随能量变化的自发过程。关于此过程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是从混乱程度小向混乱程度大变化的过程,即熵增大的过程
B.此过程为自发过程,而且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C.此过程是从有序到无序,混乱度增大的过程
D.此过程是自发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