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水中几乎存在所有的天然元素.海洋资源化学就是研究从海洋中提取化学物质的学科,除了研究从海洋中提取常量元素外,还研究从海洋中提取微量元素(浓度小于1mg/L).
(1)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卤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ⅤⅡA族;与其同周期相邻且单质为固体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2)海洋中元素含量位于前列的元素有氧、氯、钠、镁、硫,其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S2->Cl->O2->Na+>Mg2+(用离子符号表示),其中形成的化合物中能发生潮解的是(用电子式表示).
(3)微量元素铍在海水中主要以Be(OH)+形式存在,其性质与铝元素相似,目前是从绿宝石(主要成分为铍铝硅酸盐Be3Al2Si6O18)中提取,由于铍是航空、电子、汽车等工业不可替代的战略金属材料,因此海水提铍会成为海洋资源化学新的研究方向.请写出:
①铍铝硅酸盐的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3BeO•Al2O3•6SiO2
②Be(OH)+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e(OH)++3OH-=BeO22-+2H2O.
(4)下列从海洋中提取或提纯物质的生产或实验流程中,不合理的是b(选填编号).
a.海水提溴:海水浓缩$\stackrel{氯气}{→}$$→_{或水蒸气}^{热空气}$溴蒸气$\stackrel{SO_{2}吸收}{→}$$\stackrel{氧化}{→}$$\stackrel{蒸馏}{→}$液溴
b.海水提镁:海滩贝壳$\stackrel{煅烧}{→}$$\stackrel{水}{→}$石灰乳$\stackrel{海水}{→}$$\stackrel{过滤}{→}$$\stackrel{灼烧}{→}$MgO$→_{电解}^{熔化}$镁
c.海带提碘:海带灼烧$\stackrel{浸泡}{→}$$\stackrel{过滤}{→}$滤液$→_{萃取、分液}^{CCl_{4}、氯水}$含碘有机溶液$\stackrel{蒸馏}{→}$碘晶体
d.海盐提纯:海盐$\stackrel{溶解}{→}$$\stackrel{过滤}{→}$$\stackrel{蒸发}{→}$精盐$→_{沉淀}^{稍过量Na_{2}CO_{3}溶液}$$→_{沉淀}^{稍过量BaCl_{2}溶液}$$\stackrel{过滤}{→}$滤液$→_{调节pH}^{盐酸}$$\stackrel{蒸发}{→}$食盐晶体.

分析 (1)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卤素为氯元素;与氯同周期相邻且单质为固体的元素为硫元素;
(2)根据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氯化镁易潮解;
(3)根据元素守恒和化合价代数各为零可写出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根据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原理书写Be(OH)+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根据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镁、碘、食盐的流程判断;

解答 解:(1)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卤素为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ⅤⅡA族,与氯同周期相邻且单质为固体的元素为硫元素,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ⅤⅡA族;1s22s22p63s23p4
(2)根据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S2->Cl->O2->Na+>Mg2+,其中形成的化合物中能发生潮解的是氯化镁,它的电子式是
故答案为:S2->Cl->O2->Na+>Mg2+
(3)铍铝硅酸盐Be3Al2Si6O18的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3BeO•Al2O3•6SiO2,Be(OH)+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e(OH)++3OH-=BeO22-+2H2O,
故答案为:3BeO•Al2O3•6SiO2;Be(OH)++3OH-=BeO22-+2H2O;
(4)a.海水提溴:海水浓缩$\stackrel{氯气}{→}$$→_{或水蒸气}^{热空气}$溴蒸气$\stackrel{SO_{2}吸收}{→}$$\stackrel{氧化}{→}$液溴,故a正确;
b.海水提镁:海滩贝壳$\stackrel{煅烧}{→}$$\stackrel{水}{→}$石灰乳$\stackrel{海水}{→}$$\stackrel{过滤}{→}$加盐酸溶解,再在酸性环境中蒸发得氯化镁,再电解氯化镁得镁,故b错误;
c.海带提碘:海带灼烧$\stackrel{浸泡}{→}$$\stackrel{过滤}{→}$滤液$→_{萃取、分液}^{CCl_{4}、氯水}$含碘有机溶液$\stackrel{蒸馏}{→}$碘晶体,故c正确;
d.海盐提纯:海盐$\stackrel{溶解}{→}$$\stackrel{过滤}{→}$$\stackrel{蒸发}{→}$精盐$→_{沉淀}^{稍过量Na_{2}CO_{3}溶液}$$→_{沉淀}^{稍过量BaCl_{2}溶液}$$\stackrel{过滤}{→}$滤液$→_{调节pH}^{盐酸}$$\stackrel{蒸馏}{→}$$\stackrel{蒸发}{→}$食盐晶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海水的综合利用,涉及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电子式、离子浓度比较、海水的中镁、溴、碘、食盐的提取,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中等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X、Y、Z、M、N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中的五种元素,其中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形成的氢化物有2种
B.M、Y、N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
C.X、Y、Z的含氧酸酸性依次增强
D.Y的一种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表是无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线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的元素符号At,I元素的周期表的位置第四周期第Ⅷ族.
(2)写出基态时H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54s1
(3)已知BA4的燃烧热为890.31kJ/mol,写出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890.31kJ/mol.
(4)A、B、D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X、Y为其中两种有机化合物.X分子中含B、A、D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4和1;Y中含B、A、D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2和1,则X的电子式为,Y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2
(5)下列对比正确的是ab.
a.电负性B>G>F>J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C>B>G>F
c.原子半径G>F>C>B                d.第一电离能E>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m g Na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的固体质量为(m+3.55)g,则m g Na与O2反应,生成的固体质量可能为
(  )
①(m+0.8)g ②(m+1.0)g ③(m+1.2)g  ④(m+1.4)g ⑤(m+1.6)g.
A.①④B.C.D.均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断裂1molC-H键,要吸收热量414.4kJ;断裂1mol C-C键,要吸收热量347.4kJ;生成1mol C═C键,会放出热量615.3kJ;生成1mol H-H键,会放出热量435.3kJ,某有机物分解的反应可表示为:

若在反应中消耗了1mol乙烷(反应物),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放出251.2 kJ的热量B.该反应吸收251.2 kJ的热量
C.该反应放出125.6 kJ的热量D.该反应吸收125.6 k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其生产工艺如下:

已知:①2KOH+Cl2→KCl+KClO+H2O(条件:温度较低)
②6KOH+3Cl2→5KCl+KClO3+3H2O(条件:温度较高)
③2Fe(NO33+2KClO+10KOH→2K2FeO4+6KNO3+3KCl+5H2O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产工艺应在温度较低(填“温度较高”或“温度较低”)情况下进行;
(2)写出工业上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3)已知:4FeO42-+10H2O?4Fe(OH)3+8OH-+3O2.K2FeO4在处理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氧化剂和净水剂.
(4)在“反应液I”中加KOH固体的目的是AC:
A.与“反应液I”中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
B.KOH固体溶解时会放出较多的热量,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C.为下一步反应提供反应物
D.使副产物KClO3转化为 KClO
(5)从“反应液Ⅱ”中分离出K2FeO4后,会有副产品KNO3、KCl(写化学式),它们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具体说出其中一种物质的用途KNO3是一种复合化肥,可用于化肥,炸药制备等.
(6)将适量K2FeO4溶解于pH=4.74的溶液中,配制成c(FeO42-)=1.0mmol•L-1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20℃、30℃、40℃和60℃的恒温水浴中,测定c(FeO42-)的变化,结果见图Ⅰ.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FeO42-浓度的影响;发生反应的△H>0(填“>”、“<”或“=”).
(7)FeO42-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如图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
A.不论溶液酸碱性如何变化,铁元素都有4种存在形态
B.向pH=10的这种溶液中加硫酸至pH=2,HFeO4-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
C.向pH=6的这种溶液中加K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FeO4-+OH-═Fe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A$\stackrel{X}{→}$B$\stackrel{Cl_{2}}{→}$C$\stackrel{O_{2}}{→}$D$\stackrel{O_{2}}{→}$E$\stackrel{H_{2}O}{→}$F.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也可在O2作用下直接转化为D
B.当X是强酸时,A可能是Na2S,F是H2SO4
C.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与Cl2发生的反应为:3Cl2+2NH3═N2+6HCl
D.无论X是强酸还是强碱,在一定条件下,B和D都能相互反应生成C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N2)=υ(H2B.υ(N2)=υ(NH3C.υ(N2)=3υ(H2D.(H2)=3υ(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一定温度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omolPCl5,发生反应:
PCl5(g)?PCl3(g)+Cl2(g)
经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s050150250350
n(PCl3)/mol00.160.190.20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5)=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升高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正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和0.20 molCl2,在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和1.0 molCl2,在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