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表变化:
温度(℃)102030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8.38.48.5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_{3}^{-}$的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
乙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填“大于”或“小于”).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乙(填“甲”或“乙”)的判断正确.试剂X是B.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将加热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等于8.3(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则甲(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乙(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4)关于NaHCO3饱和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
a.c(Na+)=c(HCO${\;}_{3}^{-}$)+c(CO${\;}_{3}^{2-}$)+c(H2CO3
b.c(Na+)+c(H+)=c(HCO${\;}_{3}^{-}$)+c(CO${\;}_{3}^{2-}$)+c(OH-
c.HCO${\;}_{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_{3}^{-}$的水解程度.

分析 NaHCO3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发生:HCO3-+H2O?H2CO3+OH-,水解呈碱性,加热时,NaHCO3可分解生成Na2CO3,Na2CO3水解程度较大,溶液碱性较强;
(1)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如生成沉淀,说明乙同学结论正确;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等于8.3,说明碳酸氢钠没有分解;
(3)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4)据NaHCO3饱和水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

解答 解:NaHCO3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发生:HCO3-+H2O?H2CO3+OH-,水解呈碱性,加热时,NaHCO3可分解生成Na2CO3,Na2CO3水解程度较大,溶液碱性较强,
故答案为:大于;
(1)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如生成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O32-,乙同学结论正确,而加入A、D都生成沉淀,不能正确,加入C无现象,故答案为:乙;B;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等于8.3,说明碳酸氢钠没有分解,则甲正确,故答案为:等于;甲;
(3)如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则乙的结论肯定错误,原因是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故答案为:乙;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4)据NaHCO3饱和水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有c(Na+)+c(H+)=c(HCO${\;}_{3}^{-}$)+2c(CO${\;}_{3}^{2-}$)+c(OH-),存在物料守恒,则有c(Na+)=c(HCO${\;}_{3}^{-}$)+c(CO${\;}_{3}^{2-}$)+c(H2CO3),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说明HCO${\;}_{3}^{-}$的电离程度小于HCO${\;}_{3}^{-}$的水解程度,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盐类的水解和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把握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制取高锰酸钾和软磁铁氧体材料MnxO4,其流程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6.
(2)写出粉碎矿石和氢氧化钾熔融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nO2+4KOH+O2$\frac{\underline{\;高温\;}}{\;}$2K2MnO4+2H2O.
(3)分析下表数据.工业上采用Ⅲ得到较纯净的高锰酸钾,Ⅲ中包含的操作名称是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温度/℃
溶解度/g
1020304060
KC2O3107109111114126
KMnO42.834.316.349.0312.6
(4)上述工业流程中试剂X的最佳物质是(填化学式)Ca(OH)2(或CaO);设计步骤Ⅳ的目的是循环利用二氧化锰、氢氧化钾,提高原料利用率.
(5)通过煅烧MnSO4•H2O可制得软磁铁氧体材料MnxO4.下图是煅烧MnSO4•H2O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的曲线.该曲线中A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是MnSO4;MnxO4中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铜是重要金属,Cu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请回答以下问题:
(1)CuSO4可由金属铜与稀硫酸并通入氧气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稀)$\frac{\underline{\;△\;}}{\;}$2CuSO4+2H2O;
(2)无水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现象是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
(3)SO42-的立体构型是正四面体,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
(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6s1;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该合金中每一层均为密置层(填“密置层”、“非密置层”),金原子的配位数为12;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
(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的晶胞结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H8AuCu3.若Cu原子与Au原子的距离为a cm,则该晶体储氢后的密度为$\frac{397}{2\sqrt{2}NAa3}$g/cm3.(含a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图: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反应中只有③属于氮的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第二周期元素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且有3个能级,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充满结构,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O<N(用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基态D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2)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BC${\;}_{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用文字描述).
(3)1mol AB-中含有的π键个数为2NA
(4)如图是金属Ca和D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合金中Ca和D的原子个数比是1:5.
(5)镧镍合金与上述合金都具有相同类型的晶胞结构XYn,它们有很强的储氢能力.已知镧镍合金LaNin晶胞体积为9.0×10-23cm3,储氢后形成LaNinH4.5合金(氢进入晶胞空隙,体积不变),则LaNin中n=5(填数值);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0.083g/cm3(请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I2(?)+H2(g)?2HI(g)△H═-9.48kJ•mol-1
②I2(?)+H2(g)?2HI(g)△H═+26.48kJ•mol-1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中的I2为固态,②中的I2为气态B.254 g I2(g)完全反应放热9.48 kJ
C.①的产物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D.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17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常温下,有浓度均为1mol•L-1的下列四种溶液:
①H2SO4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NH4Cl溶液 ④NaOH溶液
(1)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②>③>①,其中由水电离的H+浓度最小的是①.(均填序号)
(2)③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CO3-)>c(OH-)>c(H+)>c(CO32-),升高温度,NH4Cl溶液的pH减小(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向③中通入少量氨气,此时$\frac{c(N{H}_{4}^{+})}{c(N{H}_{3}•{H}_{2}O)}$的值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③和④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大于④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同学做如图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a)中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中温度降低,由此可以判断(b)中反应是吸热反应.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低于其生成物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列过程吸热还是放热?体系的混乱度增大还是减小?
(1)Fe(s)→Fe(g)                     (2)H2(g)+$\frac{1}{2}$O2(g)═H2O(l)
(3)4Al(s)+3O2(g)═2Al2O3(s)         (4)Na0H(s)═Na+(aq)+OH-(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