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姜黄素具有抗突变和预防肿瘤的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1molG最多能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
$\stackrel{一定条件}{→}$+H2O
Ⅱ.
R1-CHO+$→_{△}^{NaOH(aq)}$+H2O
Ⅲ.
(R1、R2、R3为烃基或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HOCH2CH2OH+O2$→_{△}^{Cu}$OHC-CHO+2H2O.
(3)E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个峰,E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羧基.E→G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下列有关香兰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
a.香兰醛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b.香兰醛能与浓溴水发生发生取代反应
c.1mol香兰醛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香兰醛与FeCl3溶液呈紫色
(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香兰醛的同分异构体地结构简式:
①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2种
②1mol该物质水解,最多消耗3molNaOH
(6)姜黄素的分子中有两个甲基,其结构简式为

分析 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BrCH2CH2Br,1mol G消耗1molNaHCO3,则G含有1个-COOH,1molG最多能消耗3molNa,则G还含有2个-OH,1molG消耗2molNaOH,结合J的结构可知,G中应含有1个酚羟基,可推知G的结构简式为,对比G的结构、E的分子式,可知E为OHC-COOH,则B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为HOCH2CH2OH,D为OHC-CHO,D中部分醛基被氧化生成E,J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信息II中反应生成K为,结合信息III及姜黄素的分子式,可知姜黄素的结构简式为:,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BrCH2CH2Br,1mol G消耗1molNaHCO3,则G含有1个-COOH,1molG最多能消耗3molNa,则G还含有2个-OH,1molG消耗2molNaOH,结合J的结构可知,G中应含有1个酚羟基,可推知G的结构简式为,对比G的结构、E的分子式,可知E为OHC-COOH,则B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为HOCH2CH2OH,D为OHC-CHO,D中部分醛基被氧化生成E,J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信息II中反应生成K为,结合信息III及姜黄素的分子式,可知姜黄素的结构简式为:
(1)B→C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2)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OCH2CH2OH+O2$→_{△}^{Cu}$OHC-CHO+2H2O,故答案为:HOCH2CH2OH+O2$→_{△}^{Cu}$OHC-CHO+2H2O;
(3)E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个峰,E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羧基,E→G是邻羟基苯甲醚与OHC-COOH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醛基、羧基;
(4)香兰醛为
a.香兰醛中不含羧基,所以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故错误;
b.香兰醛含有醛基且连接苯环的酚羟基邻位有氢原子,所以能与浓溴水发生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故正确;
c.苯环和醛基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香兰醛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
d.香兰醛中含有酚羟基,所以与FeCl3溶液呈紫色,故正确;
故选ac;
(5)香兰醛为,其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
①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2种,说明苯环上有两种氢原子;
②1mol该物质水解,最多消耗3molNaOH,说明一个酚羟基和一个苯酯基,
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故答案为:
(6)姜黄素的分子中有两个甲基,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需要学生对给予的信息进行利用,关键是综合分析确定E的结构,综合考查学生自学能力与分析推理能力,注意掌握官能团想性质与转化,难点是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确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的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如图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①用于盛装海带并灼烧的实验仪器是坩埚(填一种仪器名称);
②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Ⅰ过滤,Ⅲ萃取分液;
③操作Ⅲ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苯或者四氯化碳(只填一种);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
④步骤Ⅳ利用蒸馏操作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单质并回收有机溶剂,实验中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酒精灯、温度计、尾接管、锥形瓶,还有蒸馏烧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图

(1)D的名称是蒸发皿;
(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是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4)实验小组通过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与该粗盐中NaCl的实际含量相比偏低,请分析可能原因:蒸发时,液滴飞溅;称量时操作或读数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几项操作:①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入适量的HCl,③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④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请选出每一步所需添加试剂,并写出每一步涉及到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过滤
第二步:①(填序号),2NaOH+MgCl2=Mg(OH)2↓+2NaCl(方程式)
第三步:④(填序号),Na2SO4+BaCl2=BaSO4↓+2NaCl(方程式)
第四步:③(填序号),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方程式)
第五步:②(填序号),Na2CO3+2HCl=2NaCl+H2O+CO2↑,NaOH+HCl=NaCl+H2O(方程式)
第六步: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以某工业废玻璃粉末(主要含Al2O3、SiO2、Fe2O3、CeO2)为原料回收氧化铝和制备氢氧化铈[Ce(OH)4].
已知: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不溶于水与稀硫酸;酸性条件下,Ce4+有较强氧化性.
实验流程如下:

I.回收氧化铝
(1)滤液A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Fe3+Al3+(填离子符号);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Fe(OH)3
(2)写出滤液A中含有的某金属阳离子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滤液B的离子方程式Al3++4OH-=[Al(OH)4]-
(3)试剂a是D(填序号).
A.NaOH溶液      B.氨水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
Ⅱ.制备氢氧化铈
取上述实验流程中所得滤渣A 10.0g继续进行实验

(4)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2CeO2+H2O2+6H+=2Ce3++O2↑+4H2O.
(5)萃取是分离稀土元素的常用方法,已知化合物HT作为萃取剂能将Ce4+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HT不能(填“能”或“不能”)与水互溶.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6)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全部Ce(OH)4产品加硫酸溶解后,与0.1000mol•L-1FeSO4标准溶液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e4++Fe2+=Fe3++Ce3+),消耗25.00mL标准溶液,则滤渣A中C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工业上合成氨的条件是:采用400~500℃的高温、采用30~50MPa的压强、加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同时,必然发生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放热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要加热,但吸热反应必须要加热才能发生
D.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准确称取0.4000 g NaOH固体可配成100 mL 0.100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
B.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C.100 mL pH=3的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B放出的氢气多,说明HB酸性比HA弱
D.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则SO2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K也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科学实验小组将6mol A和 8mol B 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的反应为A(g)+3B(g)?C(g)+D(g)△H=-49.0  kJ•mol-1.测得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实线).
(1)下列时间段A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填选项字母,下同),最小的是D.
A.0~1min  B.1~3min    C.3~8min  D.8~11min
(2)b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
(3)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75%,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0.5.
(4)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则曲线Ⅰ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曲线Ⅱ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