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 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常温下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生成了SO2
C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BaC1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Ksp(BaSO4)<Ksp(CaSO4
D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是BaSO4
A.AB.BC.CD.D

分析 A.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Fe2+可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铁离子;
B.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
C.硫酸钡和硫酸钙都为白色沉淀;
D.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可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

解答 解:A.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Fe2+可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铁离子,该实验只能说明亚铁离子的还原性,不能说明氧化性,故A错误;
B.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现象、结论都不正确,故B错误;
C.硫酸钡和硫酸钙都为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沉淀的成分,则不能比较溶度积大小,故C错误;
D.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可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可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沉淀生成、物质的检验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侧重分析、实验及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25℃时:
①HF(aq)+OH-(aq)=F-(aq)+H2O(l)△H1=-67.7kJ•mol-1
②H+(aq)+OH-(aq)=H2O(l)△H2=-57.3kJ•mol-1
③Ba2+(aq)+SO42-(aq)=BaSO4(s)△H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F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HF(aq)?H+(aq)+F-(aq)△H>0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中,氢氧化钠溶液量越多,中和热越大
C.△H2=-57.3 kJ•mol-1是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可溶盐的中和热
D.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1)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①提取碘水中的碘,用萃取方法.
②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蒸发的方法.
③从食盐水中获取淡水,可采用蒸馏的方法.
④氧化铜中含有铜绿[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用加热分解的方法.
(2)自然界中的物质多数是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下面是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请填空:
①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②除去KCl溶液中的SO42-离子,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BaCl2、K2CO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293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
A.175B.47C.118D.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药物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制得,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B.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10O4
C.水杨酸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加聚反应
D.服用阿司匹林,身体出现水杨酸不良反应时,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化学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I.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Ⅱ.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机理.所用装罝如图所示.

已知:MnO2+2NaBr+2H2SO4$\frac{\underline{\;\;△\;\;}}{\;}$Br2↑+MnSO4+Na2SO4+2H2O
(1)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化学方程式为;仪器X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
(2)制取溴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罝,其接口顺序为(填字母):d接a,b接e,f接c;
②检査装置气密性;
③C中加入固体药品,C处滴加浓硫酸,再打开D处开关K,点燃C处酒精灯;插入铁丝于混合液中,一段时间后,D中液体沸腾,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④关闭C中活塞.
(3)A中对广口瓶进行热水浴的目的是防止Br2蒸气冷凝.
(4)若B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能否确定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否(答“能”或“否”).
(5)査阅文献: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下的反应机理共分三步:
I  Br2+FeBr3?Br++FeBr4-
ⅡBr++?
①请完成第三步反应:Ⅲ
②该小组将A装置中浓硫酸替换成稀硫酸时实验失败,试从反应机理推测可能原因是有水情况下,无法生成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氧族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0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2NA
B.4.48 L N2与CO的混合物中所含分子数为0.2NA
C.常温常压下16g的氧气与臭氧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NA
D.1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亚硫酸钠在存放过程中会因为被氧化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种亚硫酸钠样品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了探究.
I.是否变质的探究
(l)实验中他们首先取10.0g样品,并将其准确地配制成500mL溶液,则配制过程中肯定需要用到的度量仪器有烧杯、托盘天平、500mL容量瓶.
(2)甲同学取所配溶液适量分别放在A、B两支试管中,向A中依次加入足量盐酸、BaCl2溶液,根据所产生的现象表明样品已变质;向B中加入溴水,由溴水褪色(填现象)并结合A中现象知样品已部分变质,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H2O+Br2=2H++SO42-+2Br-
Ⅱ.样品中亚硫酸钠百分含量的测定
(l)气化法
乙同学欲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生成SO2的质量.
①装置B、C中的试剂分别是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②与其他测量方法相比,此种测量方法量出Na2SO3的百分含量总是偏低的,其原因是由于SO2可溶于水且最后会有一部分SO2残留在烧瓶与B试管的液面上(写出一条).
(2)滴定法
丙同学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用o.l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①使用碱式滴定管取用Na2SO3溶液,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由无色编号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②若滴定终点时消耗a mL标准溶液,则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6.3a%.
(3)新方案的设计
请你设计一种新的方案,以测量出样品中Na2SO3的百分含量取一定量样品与足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生成的BaSO4质量的方法,测量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答出测量原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