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四氯化碳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实验窒利用反应:TiO2(s)+2CCl4(g)$\frac{\underline{\;\;△\;\;}}{\;}$TiCl4(g)+CO2(g),制取TiCl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熔点/℃沸点/℃其它
CCl4-2376与 TiCl4互溶
TiCl4-25136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加热时能被氧气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m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
(2)装置A中有氮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frac{\underline{\;\;△\;\;}}{\;}$N2↑+NaCl+2H2O
(3)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顺序为A→F→B→C→E→D.装置F中盛有的物质是浓硫酸(4)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汽进入TiCl4收集装置里.
(5)欲分离装置E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蒸馏.
(6)反应结束前进行如下操作:①停止通氮气②熄灭酒精灯③冷却至室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①(填序号)
(7)利用反应:TiO2(s)+2C(s)+2Cl2(g)$\frac{\underline{\;\;△\;\;}}{\;}$TiCl4(g)+2CO(g),也可以制取TiCl4,除了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将装置A改为氯气的发生装置,撤去装置B之外,请简述对其他装置的改变:石英管内改为盛TiO2和C;增加CO的吸收装置;.

分析 (1)结合常见仪器的结构可确定仪器m的名称;
(2)制备氮气的反应其原理是NaNO2和NH4Cl中氮元素自身的归中氧化还原反应;
(3)(4)装置A产生的氮气含有水蒸气,通过装置F中浓硫酸除去,然后利用干燥的氮气将四氯化碳蒸气吹入C装置,使四氯化碳和二氧化钛反应,B装置目的是将四氯化碳液体转化为气体,C中发生反应TiO2(s)+CCl4(g)$\stackrel{△}{→}$TiCl4(g)+CO2(g),E中降低温度目的是得到液态TiCl4,装置D是一个干燥装置,防止外界的水汽进入TiCl4收集装置里;
(5)D中的液态混合物为TiCl4与未反应的CCl4,二者互溶;
(6)终止实验时为防止倒吸,应先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后再停止通入N2
(7)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将通氮气改为通氯气,撤去装置B,石英管内二氧化钛要改为二氧化钛和C的混合物,因为氯气、CO有毒,需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和生成CO的吸收装置.

解答 解:(1)仪器m为球形干燥管,用于干燥气体,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
(2)装置A中有氮气生成,是NaNO2和NH4Cl中氮元素自身的归中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frac{\underline{\;\;△\;\;}}{\;}$N2↑+NaCl+2H2O;
故答案为:NaNO2+NH4Cl$\frac{\underline{\;\;△\;\;}}{\;}$N2↑+NaCl+2H2O;
(3)装置A产生的氮气含有水蒸气,通过装置F中浓硫酸除去,然后利用干燥的氮气将四氯化碳蒸气吹入C装置,使四氯化碳和二氧化钛反应,B装置目的是将四氯化碳液体转化为气体,C中发生反应TiO2(s)+CCl4(g)$\stackrel{△}{→}$TiCl4(g)+CO2(g),E中降低温度目的是得到液态TiCl4,装置D是一个干燥装置,防止外界的水汽进入TiCl4收集装置里,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顺序为A→F→B→C→E→D;
故答案为:B;C;E;浓硫酸;
(4)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汽进入TiCl4收集装置里;
故答案为:防止外界的水汽进入TiCl4收集装置里;
(5)D中的液态混合物为TiCl4与未反应的CCl4,二者互溶,但CCl4和TiCl4是两种沸点差异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应该用蒸馏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蒸馏;
(6)终止实验时为防止倒吸,应先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后再停止通入N2
故答案为:②③①;
(7)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将通氮气改为通氯气,撤去装置B,石英管内二氧化钛要改为二氧化钛和C的混合物,因为氯气有毒,需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可以通过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增加CO的吸收装置(答橡胶袋、盛醋酸亚铜氨的洗气瓶等均可).
故答案为:石英管内改为盛TiO2和C;增加CO的吸收装置;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侧重考查学生实验操作、物质分离和提纯、盐类水解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知道各个装置作用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u2+、Na+、SO42-、Ba2+B.K+、Na+、HCO3-、NO3-
C.OH-、HCO3-、Ca2+、Na+D.Ba2+、Na+、O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苯磺酸和水:+HO-SO3H$\stackrel{70℃~80℃}{→}$+H2O,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B.中和反应C.复分解反应D.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无水三氯化铁易升华,有强烈的吸水性,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盐.
(1)实验室中可将FeCl3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FeCl3•6H2O;再将FeCl3•6H2O在HCl的气氛中加热脱水,得到无水FeCl3
(2)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pH为2.7时,Fe3+开始沉淀;当溶液pH为4时,c(Fe3+)=1.1×10-6mol•L-1(已知:Ksp[Fe(OH)3]=1,.1×10-36).
(3)利用工业FeCl3制取纯净的草酸铁晶体[Fe2(C2O43•5H2O]的实验流程所示:

①为抑制FeCl3水解,溶液X为(浓)盐酸.
②上述流程中FeCl3能被异丙醚萃取,其原因是FeCl3在异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检验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层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Fe3+
③所得Fe2(C2O43•5H2O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除去杂质、减少草酸铁晶体的溶解损耗.
④为测定所得草酸铁晶体的纯度,实验室称取a g样品,加硫酸酸化,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2C2O4,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如图所示仪器甲(填“甲”或“乙”)中;下列情况会造成实验测得Fe2(C2O43•5H2O含量偏低的是c.
a.盛放KMnO4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S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ˊ
C.s轨道与s轨道之间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成键,所以共价键都没有方向性
D.s轨道与p轨道只有沿着一定的方向,才能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形成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乙烷和乙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烷属于饱和链烃,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
B.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不是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乙烷分子存在中的碳碳单键,乙烯分子存在中碳碳双键
D.酸性KMnO4溶液能鉴别乙烷和乙烯,而溴水不能鉴别乙烷和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
ACO2(g)SO2(g)饱和NaHSO3溶液,浓H2SO4洗气
B乙酸乙酯乙酸过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CNa2CO3(s)NaHCO3(s)无需添加灼烧
D甲烷乙烯酸性KMnO4,浓H2SO4洗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A、B、C、D、E五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物质A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单质,C气体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
(1)写出A、C、E五种物质的化学式:AS,CSO2,EH2SO4
(2)①刚刚制成的湿粉丝,常常挂在房中用C来熏制,这是利用了C的漂白作用.
②实验室中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来检验C的存在,利用的是C的还原性.
(3)浓的E溶液在常温下为黏稠的液体,且E溶液具有强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则:
①将E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会增大(增大、减小、不变.),质量分数会减小(增大、减小、不变.).
②E溶液表现吸水性时,可作干燥剂,下列物质可用E溶液干燥的是C.
A.氨气     B.硫化氢(具有强还原性)      C.二氧化硫
③用蘸有浓E溶液的玻璃棒在木板上写字,字迹一会儿就变黑,说明浓E溶液具有脱水性.
④浓E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铜单质反应,实现了E→C的转化,请写出E与铜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O4(浓)+Cu$\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⑤稀的E溶液常常用来洗涤金属铁表面铁锈(Fe2O3),这是利用了E的酸性,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3H2SO4+Fe2O3═Fe2(SO4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
A.NaOH、H2SO4B.NaOH、CuSO4C.HCl、CuCl2D.NaCl、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