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X、Y、Z、T是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Z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T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阳离子中半径最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最高化合价的顺序为Z>Y>T>X
B.Y、Z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为Z>Y
C.由X、Y和Z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对水的电离均起抑制作用
D.常温下,T的单质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不能反应

分析 X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应为H元素,Z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应为O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应为N元素,T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阳离子中半径最小,依据同周期金属离子半径小于非金属离子半径,且同周期金属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可知应为Al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X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应为H元素,Z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应为O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应为N元素,T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阳离子中半径最小,依据同周期金属离子半径小于非金属离子半径,且同周期金属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可知应为Al元素,
A.Z为O元素,元素最高化合价为0,应为N>Al>H>O,故A错误;
B.非金属性O>N,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B正确;
C.由X、Y和Z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可为硝酸铵,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可促进水的电离,故C错误;
D.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易错点为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在${\;}_{3}^{6}$Li、${\;}_{7}^{14}$N、${\;}_{11}^{23}$Na、${\;}_{12}^{24}$Mg、${\;}_{3}^{7}$Li、${\;}_{6}^{14}$C中,
(1)互为同位素的是${\;}_{3}^{6}$Li和${\;}_{3}^{7}$Li;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7}^{14}$N和${\;}_{6}^{14}$C;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_{11}^{23}$Na和${\;}_{12}^{24}$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中A~J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已知A受热分解时能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三种物质.图中有部分反应的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的化学式为NH4HCO3,F的化学式为C.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frac{\underline{\;\;△\;\;}}{\;}$NH3↑+CO32-+2H2O.
(4)写出J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5)在反应④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2.24L的G时,转移的电子为0.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196k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容器中充入2mol SO2(g)和2mol O2(g)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196kJ
B.如果2molSO3(g)完全分解成SO2(g)和O2(g)时需要吸收196kJ的热量,若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后,分解所需要的热量会小于196kJ
C.在接触法制硫酸中,通常不采用低温或者很大压强的方式来提高三氧化硫的产率
D.工业生产中,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SO3,促进平衡的正向移动,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若98%的硫酸可表示为SO3•$\frac{10}{9}$H2O,20%的发烟硫酸可表示为SO3•aH2O,则a的值为$\frac{209}{160}$(用分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向100mLNa2CO3与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32-、HCO3-、AlO2-、Al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溶液中的n(CO32-):n(AlO2-)=1:1
B.a点溶液中:c(HCO3-)+c(H2CO3)+c(H+)=c(OH-
C.b点溶液中浓度顺序为:c(Cl-)>c(HCO3-)>c(CO32-)>c(OH-
D.d→e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图1):

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frac{1}{10}$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初读数为0.00mL,末读数如图2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称量样品所用的仪器为电子天平,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并使黄铜矿充分反应.
(2)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便于观察空气流速.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把装置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全部吸收.
(3)滴定时,标准碘溶液所耗体积为20.00mL.判断滴定已达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并半分钟内不褪色.
(4)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80%.
(5)若用图3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实验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实验Ⅱ:用二氧化碳作喷泉实验
C.实验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D.实验Ⅳ:验证酸性的强弱,H2SO4>H2CO3>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H2S、SO2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
(1)H2S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能与KMnO4溶液反应生成S和Mn2+,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H2S+2MnO4-+6H+=5S↓+2Mn2++8H2O.
(2)H2S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时,在0.10mol•L-1H2S溶液中,通人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1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0.043mol•L-1
②某溶液含0.010mol•L-1Fe2+、未知浓度的Mn2+和0.10mol•L-1H2S,当溶液pH=2时,Fe2+开始沉淀;当Mn2+开始沉淀时,溶液中$\frac{c(M{n}^{2+})}{c(F{e}^{2+})}$=2×106. 已知:KSP(FeS)=1.4×10-19,KSP(MnS)=2.8×10-13
(3)已知:葡萄酒中有少量SO2可以做抗氧化剂[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残留量≤0.25g/L].
利用SO2的漂白性检测干白葡萄酒(液体为无色)中的SO2或H2SO3.设计如图2实验:

实验结论: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为:干白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4)用图3所示装置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A、B是惰性电极.则电子流入的电极为B(用A或B表示),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