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常温下,向10mL0.1mol•L-1的HR溶液中0.1mol•L-1的氨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滴加氨水后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强,说明HR为弱酸
B.滴入10mL氨水后酸碱恰好中和,此时溶液pH=7
C.随若氨水的加入,当c(OH-)>c(H+)时,c(NH4+)>(R-
D.该过程中溶液均有c(H+)•c(OH-)=KW=1.0×10-14

分析 A、向10mL0.1mol•L-1的HR溶液中0.1mol•L-1的氨水,生成铵盐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增加;
B、滴入10mL氨水后酸碱恰好中和,此时溶液pH不一定为7,与HR与氨水的电离度相对大小有关;
C、根据电荷守恒分析解答;
D、常温下任何稀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c(H+)•c(OH-)=KW=1.0×10-14

解答 解:A、向10mL0.1mol•L-1的HR溶液中0.1mol•L-1的氨水,生成铵盐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增加,所以导电能力增加,故A正确;
B、滴入10mL氨水后酸碱恰好中和,此时溶液pH不一定为7,与HR与氨水的电离度相对大小有关,如果HR的电离度与氨水的电离度相等,则此溶液呈中性,故B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得:c(OH-)+(R-)=c(H+)+c(NH4+),如果c(OH-)>c(H+),则c(NH4+)>(R-),故C正确;
D、常温下任何稀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c(H+)•c(OH-)=KW=1.0×10-14,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离子浓度定性比较、溶液导电性及其影响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明确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计算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滴定分析中,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一般在    左右.(  )
A.2×10-3B.2×10-2C.2×10-1D.2×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硼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无机化学的发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1)硼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1;硼元素许多性质与Si元素最相似,由此预测自然界没有 (填“有”或“没有”)游离态的硼.
(2)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合性.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是sp2,其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
(3)已知H3B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4-,写出硼酸的电离方程式:H3BO3+H2O?H++B(OH)4-
(4)H3BO3在加热过程中首先转变为HBO2(偏硼酸),继而其中的BO3结构单元通过氧原子以B-O-B键形成链状的或环状的多硼酸根(如图所示),其组成可表示为(BO2nn-

(5)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晶体相似,层间相互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和硬度都与金刚石相似,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frac{4×25}{{N}_{A}×(361.5×1{0}^{-10})^{3}}$g/cm3(只要求列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溶液X含有K+、Mg2+、Fe3+、Al3+、Fe2+、Cl-、CO32-、OH-、SiO32-、NO3-、SO42-中的几种,已知该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为确定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现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色气体可能是NO和CO2的混合物
B.原溶液可能存在Fe3+
C.溶液X中所含离子种类共有4种
D.另取l00mL原溶液X,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理论上得到的固体质量为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短周期元素中,X元素与Y、Z、W三元素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均可与氢元素形成 18电子分子
B.X、Y、Z、W形成的单质最多有  6种
C.四种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rZ>rX>rY>r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由青蒿素合成系列衍生物(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如图所示)的路线如图:

已知:
+H-OH→2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2)反应①中,有机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NaBH4的作用是B.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溶剂
(3)有机物D是分子式为C4H4O3的五元环状化合物,请写出D的结构简式
(4)青蒿唬酯能够发生的反应类型有ABC.
A.酯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还原反应      D.加聚反应
(5)以H2Q表示双氢青蒿素,写出反应②(双氢青蒿素和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Q+CH3OH$\stackrel{H+}{→}$HQ-CH3+H2O.
(6)从双氢青蒿素(H2Q)出发,可通过多步反应合成出有机物E.合成过程中,有机原料除H2Q、外,还需含苯环的二羟基化合物F,写如有机物F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有机物G是F的同分异构体,有机物G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有4种不同类型的氢,其个数比为3:2:2:1,则符合条件的有机物G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铁与人类密切相关,几乎无处不在,地壳中大约5%是铁,是含量仅次于铝的金属.它的单质及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的电子占据最高的能层的符号为N,与铁同周期的所有副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铁相同的元素有5种.
(2)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B(填选项字母)
A.基态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103d24s2肯定违反了泡利原理
B.铁属于黑色金属,在周期表中属于d区元素
C.铁丝可用于焰色反应实验时蘸取待测物,是由于铁在光谱图中无特征的谱线
D.Fe能与CO形成配合物Fe(CO)5,1mol Fe(CO)5中含有的σ键数是5NA
(3)某铁的化合物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
①组成上述化合物各元素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H>Fe.
②上述化合物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
③在图1中用“→”标出亚铁离子的配位键.

(4)类卤素离子SCN-可用于Fe3+的检验,其对应的酸有两种,分别为硫氰酸(H-S-C≡N )和异硫氰酸(H-N=C=S),这两种酸中沸点较高的是异硫氰酸或H-N=C=S.
(5)铁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原子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2A、B所示,若铁原子的半径是rcm,则这两种晶体密度之比是$\frac{3\sqrt{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和主族序数均相等.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W、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还多1个.Z是所在周期中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X>Y>W
B.W、X、Y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X、Y、Z三种元素与W 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根据等电子原理,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不相似的是(  )
A.NH4+和CH4B.H3O+和NH3C.NO3-和CO32-D.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