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 | 相关信息 |
T | T元素可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 |
W | W与T同周期,核外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
X | X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578kJ•mol,I2=1817kJ•mol-1,I3=2745kJ•mol-1,I4=11575kJ•mol-1 |
Y | 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固体,其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Z | Z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
分析 T元素可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则T是C元素;W与T同周期,核外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原子序数大于T,所以W是F元素;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固体,其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则Y是S元素;X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578kJ•mol,I2=1817kJ•mol-1,I3=2745kJ•mol-1,I4=11575kJ•mol-1,且X原子序数小于Y,所以X是Al元素;Z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其质子数是29,为Cu元素;
(1)CS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两个双键,双键中一个是个σ键;W的最简单氢化物是HF,容易液化,氢键的存在导致物质易液化;
(2)13.5g的Al的物质的量为$\frac{13.5g}{27g/mol}$=0.5mol,4molAl在O2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出的热量为419kJ×$\frac{4mol}{0.5mol}$=3352kJ;
(3)Y为硫元素,基态Y原子中,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M,M能层具有spd三个能级,s上有一个轨道,p上有三个轨道,d上有5个原子轨道;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4)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其晶胞边长,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微粒空间构型及原子杂化方式;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解答 解:(1)CS2中存两个碳硫双键,碳原子没有孤电子对,所以CS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2个σ 键,W为氟元素,由于氟化氢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所以氟化氢容易液化,
故答案为:非极性分子;2;氟化氢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
(2)13.5g的Al的物质的量为$\frac{13.5g}{27g/mol}$=0.5mol,4molAl在O2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出的热量为419kJ×$\frac{4mol}{0.5mol}$=3352kJ,故热化学方程式为:4Al(s)+3 O2(g)=2Al2O3(s)△H=-3352kJ/mol,
故答案为:4Al(s)+3 O2(g)=2Al2O3(s)△H=-3352kJ/mol;
(3)Y为硫元素,基态Y原子中,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M,M能层具有spd三个能级,s上有一个轨道,p上有三个轨道,d上有5个原子轨道,所以共有9个,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S、0、F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 F>O>S,
故答案为:M;9; 6; F>O>S;
(4)Z为铜元素,根据铜的晶胞结构图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铜原子数为$\frac{1}{8}$=4,所以晶胞的体积为$\frac{\frac{64}{{N}_{A}}×4}{9.00}$cm3=4.72×10-23 cm3,所以晶胞的边长为$\root{3}{4.72×1{0}^{-23}}$cm,SO42-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frac{6+2-4×2}{2}$=4,硫原子没有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杂化,在反应Cu+HCl+O2=CuCl+HO2中,
A.O2是氧化剂,故A正确;
B.HO2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HO2 (超氧酸)是一种弱酸,所以HO2在碱中有能稳定存在,故C错误;
D.1mol Cu参加反应被氧化成亚铜郭,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故D正确,
故答案为:$\root{3}{4.72×1{0}^{-23}}$cm;正四面体;sp3;A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计算、原子杂化方式判断、微粒空间构型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及空间想象能力,难点是晶胞计算及微粒空间构型判断,注意均摊法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正确运用,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8mol/(L•s) | B. | 2.0mol/(L•s) | C. | 4.0mol/(L•s) | D. | 6.0mol/(L•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定容时俯视液面 | B. |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
C. | 容量瓶未干燥 | D. | 转移溶液前溶液未冷却至室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lmol H2O2分子中的非极性共价键数为NA | |
B. | 1L 0.l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 | |
C. | 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0.56gFe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3NA | |
D. |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60 kJ/mol | B. | 263 kJ/mol | C. | 1 173 kJ/mol | D. | 391 kJ/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种化学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是
A.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 B. 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 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D. 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