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2O>HF>H2S
B.NH4Cl的电子式:
C.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分析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B、电子式需要把各微粒中最外层电子标出,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未标出;
C、依据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解答,:△H-T△S<0反应自发进行;
D、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解答 解:A、非金属性F>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所以稳定性:HF>H2O>H2S,故A错误;
B、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氨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故B错误;
C、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H-T△S<0,由方程式NH3(g)+HCl(g)═NH4Cl(s)可知该反应的<0,要使:△H-T△S<0,所以必须满足△H<0,故C正确;
D、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小,则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减小正反应速率,平衡正移,提高N2、H2的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氢化物稳定性分析,电子式书写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反应速率影响元素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酸碱中和滴定前的准备工作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要用标准液润洗2~3次,其原因是如果不经干燥或用待装液润洗,则将待测液浓度稀释,使中和滴定产生较大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苯和溴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

请写下列空白:
①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溴蒸气.
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分别为D管中变红,E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
②反应2~3min后,在B中的NaOH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底层出现油状液体.
③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的仪器有DEF(填字母).
(2)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a.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b.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c.在55℃~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d.向反应结束后的体系中依次加入NaOH溶液和蒸馏水洗涤,分离得粗硝基苯;
e.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净硝基苯.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和浓HNO3混合酸的操作是:将浓H2SO4沿器壁缓缓注入盛有浓HNO3的烧杯中,边注入边搅拌.
②步骤d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③步骤d中粗产品用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混合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高纯度锰酸锂(LiMn2O4)是锂电池重要的正极材料.
(1)工业上有一种制取高纯度锰酸锂的方法如下:
①由硫酸锰与K2S2O8溶液常温下混合一周,慢慢得到球形二氧化锰(MnO2).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MnSO4+K2S2O8+2H2O═MnO2+K2SO4+2H2SO4
②过滤、干燥得到球形二氧化锰,再与氢氧化锂750℃共热5h,得到锰酸锂.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LiOH+8MnO2$\frac{\underline{\;750℃\;}}{\;}$4LiMn2O4+2H2O↑+O2↑.
(2)氢氧化锂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工业上常用碳酸锂代替.
把分析纯碳酸锂与电解二氧化锰两种粉末,按物质的量1:4混合均匀加热.
①升温到515℃时,开始有CO2产生,同时生成固体A,比预计碳酸锂的分解温度(723℃)低很多.原因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碳酸锂分解.
②升温到566℃时,产生另一种气体X,X恰好与CO2物质的量相等,同时得到固体B.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MnO2$\frac{\underline{\;566℃\;}}{\;}$2Mn2O3+O2↑.
③升温到720℃时,A、B反应,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当质量不再增加时,得到高纯度的锰酸锂.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Li2O+4Mn2O3+O2$\frac{\underline{\;720℃\;}}{\;}$4LiMn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氧氧化钠溶液在常温下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成,溶液呈中性,但它不是滴定终点
C.X点时c(Cl-)>c(H+)>c(Na+)>c(OH-
D.Y点时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H+)•c(OH-)>1×10-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B、C是三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都小于18.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A原子与C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为3,C原子的质子数比A少4.回答下列问题:
(1)A、B、C的元素符号分别为S、O、Mg.
(2)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A与C组成的化合物电子式为
(3)元素A的一种质量数为32的核素,与元素B的一种核素构成微粒为AB42-,1mol AB42-的质量为104g,则元素B的该核素中的中子数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氯气,并进行后面的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A、B各放什么物质?A浓盐酸,B二氧化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D是为了除去Cl2中的氯化氢气体,D中应放入下列溶液中的D.
A.NaOH溶液       B.水      C.AgNO3溶液     D饱和食盐水
(3)E装置是为了使氯气干燥,装置中应放入下列的C.
A.NaOH溶液     B.碱石灰    C.浓H2SO4D.饱和食盐水
(4)F装置中为干的红布条,观察到的现象是不退色,原因是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5)G装置中放入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6)H装置中放入NaBr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Br=2NaCl2+Br2
(7)I装置中放入KI淀粉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蓝色.
(8)J装置中放入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为化学的发展做出过十分重要的贡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于1869年提出了(  )
A.原子学说B.分子学说C.等电子体学说D.元素周期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无色溶液,由Na+、Ba2+、Al3+、AlO2-、Fe3+、CO32-、SO42-中的若干种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
②在上面所得的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1)则原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Ba2+、Al3+、Fe3+,可能存在的离子是SO42-
(2)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4H+=Al3++2H2O,CO32-+2H+=H2O+CO2↑.
(3)实验②中气体成分是CO2 ,沉淀甲的成分是Al(OH)3
(4)实验③中气体成分是NH3,沉淀乙的成分是BaCO3或BaCO3与BaSO4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