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分)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nmp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

(1)Z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3)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4)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该氢化物与氧气形成的燃料电池在碱性电解质中负极反应为 。

 

(1)1s22s22p63s23p63d9 (2)B (3)Si<C<N (4)SiO2

(5)5:1;C2H4-12e-+16OH-=2CO32020+10H2O

【解析】

试题分析:Z的原子序数为29,则Z为Cu元素;Q、R、X、Y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Q、X的p轨道为2和4,则为Q为C元素和X为O元素;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nmpn,s能级容纳电子数为2,则Y可能为C或Si,由于Q为C元素,所以Y为Si元素;R的核外L层为奇数,所以R有2个电子层,则可能为Li、B、N或F,R的原子序数介于Q与X之间,Q为C元素,X为O元素,则R为N元素,所以可推出:Q为C,R为N,X为O,Y为Si,Z为Cu,则

(1)Z为Cu元素,Z2+为Cu2+,Cu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失去两个电子,则为3d9,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9;

(2)Q、Y的氢化物分别为CH4和SiH4,由于C的非金属性强于Si,则稳定性CH4>SiH4.因为SiH4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H4大,故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故选:B;

(3)C、N和Si中,C、Si位于同一主族,则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第一电离能大,即Si<C,而N由于具有半充满状态,故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大,C<N,所以第一电离能Si<C<N。

(4)电负性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O,最小的非金属元素是Si,两者构成SiO2;

(5)Q为C元素,C、H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物质为C2H4,结构式为,单键是σ键,双键中有一个是σ键一个π键,所以σ键与π键数之比为5:1。在乙烯与氧气形成的碱性燃料电池中乙烯在负极通入,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2H4-12e-+16OH-=2CO32020+10H2O。

考点: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化学键、燃料电池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IBM公司设计出了一款新型锂空气电池,其原理就是通过吸入空气与设备内的锂离子发生反应,进行能量的提供。因其独特的放电方式,也称呼吸式电池。负极采用金属锂条,负极的电解液采用含有锂盐的有机电解液。中间设有用于隔开正极和负极的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正极的水性电解液使用碱性水溶性凝胶,与由微细化碳和廉价氧化物催化剂形成的正极组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Li-e-=Li+,金属锂以锂离子(Li+)的形 式溶于有机电解液,电子供应给导线。溶解的锂离子(Li+)穿过固体电解质移到正极的水性电解液中。

B.正极反应:O2+2H2O+4e- =4OH- ,在正极的水性电解液中与锂离子(Li+)结合生成水溶性氢氧化锂(LiOH),并能实现锂元素的循环。

C.在负极的有机电解液和空气极的水性电解液之间,用只能通过锂离子的固体电解质隔开,以防止两电解液发生混合,而且能促进电池发生反应。

D.锂-空气电池至今都未普及,原因是它存在致命缺陷,即固体反应生成物氧化锂(Li2O)在正极堆积,使电解液与空气的接触被阻断,从而导致放电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0分)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4H++3e-=NO+2H2O。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0.2 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4)若1 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B.硫酸铝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

C.向足量的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

D.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2OH-+2HCO===Ba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微粒之间关系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微粒

相互关系

特征描述

A

C60、C70、C540

同位素

微粒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

B

新戊烷、2,2-二甲基丙烷

同分异构体

常温常压下呈气态

C

Pt、Pt

同素异形体

铂作氨催化氧化时的催化剂

D

甲酸、硬脂酸

同系物

能发生酯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月考(10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探究NaHCO3、Na2CO3与1mol·L-1盐酸反应(设两反应分别是反应Ⅰ、反应Ⅱ)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

序号

液体

固体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最高温度

35 mL水

2.5g NaHCO3

20℃ 

18.5℃ 

35 mL水

3.2g Na2CO3

20℃ 

24.3℃ 

35 mL盐酸

2.5g NaHCO3

20℃ 

16.2℃ 

35 mL盐酸

3.2g Na2CO3

20℃ 

25.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仅通过实验③即可判断反应Ⅰ是吸热反应

B.仅通过实验④即可判断反应Ⅱ是放热反应

C.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D.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月考(10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图中心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A、B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8分)某实验小组拟用50 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生成NaHCO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25 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②小火煮沸溶液1 min~2 min;

③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 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2CO3(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①、③两步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③ 。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作用是 。

(3)实验室中吸收尾气的方法很多。如下图装置中可以用来吸收氨气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浙江省慈溪市、余姚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一定温度压强下,14 gN2所含的体积可能为11.2 L

B.标准状况下,足量NaOH溶液与2.24 LCl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1 NA

C.标准状况下,11.2 L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D.加热条件下,足量Cl2与1 molFe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