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由图1可知反应②的第I步比第Ⅱ步反应速率快
B.若图2为1 mL pH=2某一元酸溶液加水稀释时pH随溶液总体积的变化曲线,则说明该酸是强酸
C.由图3知反应3A(g)+2B(g) 2C(g) 的 ΔH>0,且a=1.5
D.若图4表示常温下用0.1000mo1/L NaOH溶液滴定25.00mL 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则c(CH3COOH)=0.1000mo1/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操作正确的是
A. 用图a所示装置配制100mL0.100mol·L-1稀盐酸
B. 用图b所示装置蒸干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Cl3固体
C. 用图c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D. 用图d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A1.44g完全燃烧生成2.16g H2O,生成的CO2恰好与200mL 1mol/LKOH溶液作用生成正盐,将A试样进行检测所得质谱图如下图。
(1)请写出A的最简式_____________。
(2)请写出A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
(3)若A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能在NaOH醇溶液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
B.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二元取代的芳香化合物有9种
C.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D.a、c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 分子分别最多消耗3 mol、1 mol 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 0
B.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则CO的燃烧热ΔH=-283 kJ
C.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稀H2SO4溶液和稀Ba(OH)2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ΔH ==2×(-57.3) kJ·mol-1
D.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100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12 3.36 L后,C12全部被还原,并且测得溶液中c(Br–)=c(Cl–),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3mol/LB.2mol/ LC.1.5 mol/ LD.0.7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盐,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的名称是____,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化合物BD2的结构式是_________,化合物EA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3)A、D、E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
(4) D、E元素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B、C元素分别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C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遇到蘸有浓硝酸的玻璃棒的现象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将PCl3(g)和Cl2(g)充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PCl3(g)+Cl2(g)PCl5(g),△H<0并于10 min时达到平衡。有关数据如下:
PCl3(g) | Cl2(g) | PCl5(g) | |
初始浓度/(mol·L-1) | 2.0 | 1.0 | 0 |
平衡浓度/(mol·L-1) | c1 | c2 | 0.4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10 min内,v(Cl2)=0.04 mol/( L·min)
B. 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 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初始时容器的压强之比为13:15
D. 平衡后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4)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强;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反应;⑥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亚铁;⑦硫原子与氯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全部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⑦
(5)装置C中盛放烧碱溶液,目的是吸收反应后剩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写出该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