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所选主要仪器(铁架台等忽略)部分操作
A用浓硫酸配制480mL0.1mol/L硫酸溶液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将量取好的浓硫酸放入容量瓶中,加水溶解至刻度线
B从食盐水中得到NaCl晶体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三脚架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
C分离甲醇和甘油的混合物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直形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液面以下
D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分液漏斗、烧杯分离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AB.BC.CD.D

分析 A.稀释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
B.蒸发氯化钠溶液获得固体时,需要在蒸发皿中进行,不适用坩埚;
C.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D.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微溶于水,可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

解答 解:A.应该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释,该操作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
B.从食盐水中得到NaCl晶体的操作为蒸发,蒸发食盐水应该在蒸发皿中进行,不可需要坩埚,故B错误;
C.可以通过蒸馏操作分离甲醇和甘油的混合物,但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插入溶液,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C错误;
D.Br2易溶于CCl4,微溶于水,混合液分层,可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涉及溶液配制、物质分离与提纯、蒸发、蒸馏等操作方法,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即可解答,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碳元素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的过程可以描述为以下两步:
2CO2(g)+2H2O(l)+2C5H10O4(s)═4(C3H6O3)+(s)+O2(g)+4e-△H=+1360kJ•mol-1
12C3H6O3(s)+12e-═C6H12O6(s,葡萄糖)+6C3H10O4(s)+3O2(g)△H=-1200kJ•mol-1
则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6CO2(g)+6H2O(l)=C6H12O6(s)+6O2(g)△H=+2880kJ•mol-1
②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溶解和沉积形成,请站在活化能的角度解释溶洞形成过程极为缓慢的原因溶洞形成过程的化学反应在自然条件下活化能较高.
(2)工业上碳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①以CO2、NaCl、NH3为原料制得Na2CO3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步骤,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写出常温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后通入足量的NH3、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3+CO2+H2O+Na+=NaHCO3↓+NH4+
常温常压下,在NaH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HCO3-+H2O?H2CO3+OH-    Kh=2.27×10-8
HCO3-?CO32-+H+                 Ka2=4.7×10-11
H2O?H++OH-                     Kw=1.0×10-14
请用K定量解释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NaH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使得溶液中c(OH-)大于c(H+)而显碱性,在NaHCO3溶液中继续通入CO2,至溶液中n(HCO3-):n(H2CO3)=4.4时溶液可以达中性.
②工业上可以利用甲醇制备氢气.
甲醇蒸汽重整法制备氢气的胡政尧反应为CH3OH(g)?CO(g)+2H2(g),设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mol的CH3OH(g)体系压强为p1,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2,且p2:p1=2.2,则该条件下CH3OH的平衡转化率为60%.
工业上还可以利用甲醇部分氧化法制备氢气,在一定温度下以$\frac{Ag}{Ce{O}_{2}}$-ZnO为催化剂,原料气比例对反应选择性(选择性越大,表示生成的该物质越多)影响关系如图所示.则当$\frac{n({O}_{2})}{n(C{H}_{3}OH)}$=0.25时,CH3OH与O2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2CH3OH+O2?2HCHO+2H2O;在制备H2时最好控制$\frac{n({O}_{2})}{n(C{H}_{3}OH)}$=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LC2H4和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15NA
B.0.1 mol•L-1(NH42SO4溶液与0.2 mol•L-1NH4CI溶液中的NH4+数目相同
C.H2和CO混合气体8.96 L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消耗O2分子数为0.2 NA
D.含0.1molNH4HSO4的溶液中,阳离子数目略大于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科学家积极探索新技术对CO2进行综合利用.
I.CO2可用来合成低碳烯烃.
2CO2(g)+6H2(g)?CH2=CH2(g)+4H2O(g)△H=akJ/mol
请回答:
(1)已知:H2和CH2=CH2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和1411.0kJ/mol,且H2O(g)?H2O(1)△H=-44.0kJ/mol,则 a=-127.8kJ/mol.
(2)上述由CO2合成CH2=CH2的反应在低温下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理由是根据△G=△H-T△S,△H<0△S<0,要使反应自发进行使△G<0,需低温下进行.
(3)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和1mol CO2,测得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平衡常数大小:KM>KN
B.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点M1
C.图1中M点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
D.当压强或n( H2)/n(CO2)不变时均可证明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4)保持温度不变,在体积为VL的恒容容器中以n(H2):n(CO2)=3:1的投料比加入反应物,t0时达到化学平衡.t1时将容器体积瞬间扩大至2V L并保持不变,t2时重新达平衡.请在图2中作出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overline{M}$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II.利用“Na-CO2”电池将CO2变废为宝.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总反应为4Na+3CO2$?_{充电}^{放电}$2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5)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4Na++4e-=2Na2CO3+C.
(6)若生成的Na2CO3和C全部沉积在电极表面,当转移0.2mol e-时,两极的质量差为15.8g.
(7)选用髙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做电解液的优点是导电性好,与金属钠不反应,难挥发(至少写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B.12g14C含有的中子数为8NA
C.1 L0.1 mol•L-1 FeCl3溶液含阳离子数大于0.1NA
D.1mol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所示:

(1)A是有支链的炔烃,其名称是3-甲基-1-丁炔(或异戊炔).
(2)F所属的类别是卤代烃.
(3)写出G的结构简式:CH3CH(CH3)CHOH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9.4kJ,下列说法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C.反应放出的热量恰好为9.4kJ时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低碳原子数的烷烃(如C3H8)和烯烃(如C3H6)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也是优良的工业燃料;C3H8与C3H6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3H8(g)=CH4(g)+HC≡CH(g)+H2(g)△H=+156.6kJ/mol CH3CH=CH2(g)=CH4(g)+HC≡CH(g)△H=+32.4kJ/mol
在相同条件下,反应 C3H8(g)=CH3CH=CH2(g)+H2(g)的△H=+124.2KJ/mol
(2)以C3H8为原料制作的燃料电池,在电池的正极区通入CO2和O2,负极区通入 C3H8,以某种熔融碳酸盐作电解质.该电池发生的总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电池工作时,CO32-向负极区域移动.
(3 )C3H6燃烧生成的CO2是生产NaHCO3的重要原料.实验测得,常温下饱和NaHCO3溶液的pH>8,请说明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CO3-+H2O?H2CO3+OH-;溶液中c(H2CO3)>c(CO32-)(用“>”、“<”或“=”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W同主族且W的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Z2+与Y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氢化物中仅含有极性键
B.X与Y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是  
C.原子半径Z>Y,离子半径Z2+<Y2-
D.X、Y的非金属性强弱可用其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推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