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 |
B. | 步骤(3)需要用到蒸发皿 | |
C. | 活性天然产物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 |
D. | 步骤(4)是利用物质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 |
分析 步骤(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步骤(2)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步骤(4)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采取蒸馏得到甲苯,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步骤(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需要过滤装置,故A正确;
B.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而不用坩埚,故B正确;
C.由步骤(3)可知,蒸发水溶液得到粗产品,则该有机物能溶于水,故C错误;
D.步骤(4)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采取蒸馏得到甲苯,需要蒸馏装置,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物质的性质及分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重实验操作和分离方法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铜在原电池中作负极,在电镀池中作阳极 | |
B. | 原电池溶液增加的质量比电镀池阴极增加的质量大 | |
C. | 锌棒每减少0.65 g,导线上转移的电子就为0.02 mol | |
D. | 电镀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用ZnSO4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K+、MnO4-、Cl-、SO42- | B. | Na+、AlO2-、NO3-、CO32- | ||
C. | Na+、H+、NO3-、SO42- | D. | Na+、SO42-、Cl-、N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④③②① | B. | ④③①② | C. | ③④①② | D. | ①③④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为-53.3kJ•mol-1 | |
B. | 若量热计的保温瓶绝热效果不好,则所测得的△H偏大 | |
C. | 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
D. | 所加NaOH溶液过量,目的是保证CH3COOH溶液完全被中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