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常温下,在浓度为10-4mol/L的盐酸溶液中,c(OH-)=10-10mol/L,将上述盐酸稀释10倍,溶液中c(H+)=10-5mol/L,c(OH-)=10-9mol/L,将上述溶液稀释10000倍,溶液中c(H+)≈10-7mol/L,c(OH-)≈10-7mol/L.

分析 根据c(OH-)=$\frac{{K}_{w}}{c(O{H}^{-})}$计算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溶液稀释10倍,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变为原先的$\frac{1}{10}$,而氢氧根离子浓度变为原先的10倍;溶液稀释10000倍后,酸溶液不可能变为碱溶液,溶液中c(H+)≈10-7mol/L、c(OH-)≈10-7mol/L.

解答 解:常温下,在浓度为10-4mol/L的盐酸溶液中,c(OH-)=$\frac{1{0}^{-14}}{1{0}^{-4}}$mol/L=10-10mol/L;
将该盐酸稀释10倍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10-4mol/L×$\frac{1}{10}$=10-5mol/L,c(OH-)=$\frac{1{0}^{-14}}{1{0}^{-5}}$mol/L=10-9mol/L;
将上述溶液稀释10000倍,计算出的氢离子浓度为:c(H+)=10-4mol/L×$\frac{1}{10000}$=10-8mol/L,由于溶液中存在大量电离平衡,则此时溶液中
c(H+)≈10-7mol/L、c(OH-)≈10-7mol/L,
故答案为:10-10;10-5;10-9;10-7;10-7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pH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及计算方法,明确酸溶液稀释后不可能变为碱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只能无限接近10-7mol/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Ca2+、N03-、C032-B.Ba2+、K+、HC03-、Al02-
C.Na+、NH4+、Cl0-、0H-D.Mg2+Al3+、Cl-、S0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aO2、NaCl、LiH 三种物质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1
B.CCl4、NH3、PCl3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C.甲烷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燃料电池是通过燃烧所释放的热能再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常温下,将0.15mol•L-1稀硫酸V1mL与0.1mol•L-1NaOH溶液V2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则V1:V2=1: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纯水在100℃时,pH=6,该温度下0.1mol•L-1的NaOH溶液中,溶液的pH=11.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约为1×10-11mol•L-1
(2)常温下,0.1mol•L-1的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CO32-)<c(H2CO3)(填“>”、“<”或“=”);水解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b表示),类比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请写出Na2CO3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常数的表达式Kb=$\frac{c({HC{O}_{3}}^{-})•c(O{H}^{-})}{c(C{{O}_{3}}^{2-})}$,请设计实验证明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水解的CO32-不超过其总量的10%用pH试纸(或pH计)测常温下0.1mol•L-1 Na2CO3溶液的pH,若pH<12就可 以说明Na2CO3溶液中水解的CO32-不超过其总量的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花、蚕丝和锦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通式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SO2、N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形成酸雨B.两者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两者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两者与水反应都生产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晶体Q[(H2O)2•BF3],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

(1)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a、d(填字母).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氢键     f.范德华力
(2)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sp3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工业上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Fe(OH)3Al(OH)3Mg(OH)2
开始沉淀pH2.73.79.6
完全沉淀pH3.74.711
②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010205075100
Li2CO3的溶解度/g1.5391.4061.3291.1810.8660.72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LiAlSi2O6的组成:Li2O•Al2O3•4SiO2
(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除去反应Ⅰ中过量的H2SO4;控制pH,使Fe3+、Al3+完全沉淀.
(3)写出反应Ⅲ中生成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Ca2++CO32-═CaCO3↓.
(4)洗涤所得Li2CO3沉淀要使用热水(选填“热水”或“冷水”),你选择的理由是Li2CO3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度小,用热水洗涤可减少Li2CO3的损耗.
(5)将氯化锂溶液蒸干的过程中还需不断通入HCl气体,其作用是抑制LiCl的水解,防止生成LiOH,同时HCl可带走水蒸气
(6)本实验在电解熔融氯化锂生产锂时,阳极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加热蒸干LiCl溶液时,LiCl有少量水解生成LiOH,受热分解生成Li2O,电解时产生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2L密闭容器内,800%C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80.0070.0070.007
(1)达平衡的时间是3s,理由是3s后NO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2)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b,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0.0015mol/(L•s).
(3)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
a.v(NO2)=2v(O2
b.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
c.2V逆 (NO)=v正(O2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4)能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bcd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