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的作用只是固定小烧杯 | |
B. | 用50mL 0.50mo1•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mL 0.50mo1•L-1的盐酸和50mL 0.25mo1•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相等 | |
C. | 不能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酸碱混合液 | |
D. | 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
分析 A.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
B.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C.金属导热快,热量损失多;
D.酸碱混合时要迅速,并且不能搅拌,防止热量的散失.
解答 解:A.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A错误;
B.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相等,故B正确;
C.金属导热快,热量损失多,不能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酸碱混合液,故C正确;
D.在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酸碱混合时要迅速,并且不能搅拌,防止热量的散失,保证放出的热量都体现在温度计温度的升高上,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中和热测定,保温工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掌握实验原理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上述制酚酞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
B. | 酚酞分子中的碳原子有可能共处于同一平面 | |
C. | 将酚酞溶于酒精配成的酚酞试剂,滴入中性或酸性水溶液中可能会出现白色浑浊 | |
D. | 若与NaOH溶液反应,1mol酚酞最多可消耗4mol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 |
B. |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氯化铁杂质,加生石灰调节溶液的pH为3.7,再过滤 | |
C. |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酸性KMnO4溶液中 | |
D. | 加热法除去Ca(0H)2固体中混有的NH4Cl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③⑥ | C. | ②④ | D. | 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是非电解质 | |
B. | NH3、CO2、Cl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Cl2均是电解质 | |
C. | 蔗糖、乙醇在液态和水溶液里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 |
D. | 烧碱、冰醋酸、石墨均为电解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铁粉代替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 |
B. | 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 |
C. | 镁和水反应时,适当进行加热 | |
D. | 食品放在冰箱中贮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