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mL于锥形瓶,加入10.0mL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mol•L-1的Na2S2O3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淀粉溶液.
(2)取水样应使用A滴定管(填A或B).
如果滴定管A内部有气泡,赶走气泡的操作是快速放液
(3)步聚③当待测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s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0mL,则废水中C1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4)Cl2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应偏大(填“偏大”、“偏小”或“相等”),造成误差的原因是因为步骤②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Na2S2O3溶液)润洗,测出的c(Cl2)大于实际浓度.
(1)淀粉溶液;(2)A;快速放液(3)蓝,无,0.01mol•L-1;(4)偏小,步骤②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待测液润洗,故测出的c(Cl2)大于实际浓度.

分析 (1)碘遇淀粉溶液变蓝色,当完全反应时,溶液褪色;
(2)废水中含游离态氯,有氧化性,所以取水样应使用酸式滴定管;要赶净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快速放液;
(3)溶液呈蓝色,随反应I2+2Na2S2O3=2NaI+2Na2S4O6进行,溶液中没有碘,溶液由蓝色为无色;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得到;
(4)根据碱式滴定管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使得Na2S2O3溶液浓度偏小.

解答 解:(1)溶液中有单质碘,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碘与亚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反应终点时,蓝色褪去,故答案为:淀粉溶液;
(2)废水中含游离态氯,有氧化性,所以取水样应使用酸式滴定管,故选A;要赶净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快速放液,
故答案为:A;快速放液;
(3)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溶液呈蓝色,随反应I2+2Na2S2O3=2NaI+2Na2S4O6进行,溶液中没有碘,溶液由蓝色为无色,说明反应到终点,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滴最后一滴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Cl2+2I-=2Cl-+I2:I2+2Na2S2O3=2NaI+Na2S4O6
Cl2~2Na2S2O3
1       2
n     0.01mol•L-1×0.0200L
n=0.0001mol
c(Cl2)=$\frac{0.0001mol}{0.0100L}$=0.01mol/L;
故答案为:蓝;无;0.01mol/L;
(4)碱式滴定管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使得Na2S2O3溶液浓度偏小,消耗的Na2S2O3溶液体积偏大,测得I2的物质的量偏多,则游离态氯的浓度偏大,即氯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会偏小;
故答案为:偏大;因为步骤②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Na2S2O3溶液)润洗,测出的c(Cl2)大于实际浓度.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滴定、中和反应滴定误差分析,注意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若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NA个原子
C.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D.数目为NA的一氧化碳分子和0.5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阅读于谦的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整首诗所描述的变化共涉及到下列物质:①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②CaO ③CO2 ④H2O ⑤Ca(OH)2悬浊液  ⑥CaCO3,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④⑥(填序号)
(2)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带,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生石灰属于碱性 氧化物(填“酸性”或“碱性”),用方程式说明你的理由CaO+2HCl=CaCl2+H2O.
(3)某兴趣小组以石灰石、水、氯气为原料制取少量漂白粉.
①写出纯碱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Na2CO3=2Na++CO32-
②写出上述制备过程中氯气生成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CaO+H2O=Ca(OH)2;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气体的体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是22.4L
B.等质量的N2和N4,在不同条件下,所含氮原子数不同
C.22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0.5NA,则其摩尔质量为44
D.标准状况下1.12L CO和N2的混合气体含有约6.02×1022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填写下列空格:
(1)甲烷(CH4)的摩尔质量为16g/mol,8g CH4中约含有0.5NA个分子;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所含氢原子数相等的甲烷和氨气(NH3)的质量比为12:17;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氨气密度之比为16:17,质量相等的甲烷和氨气,体积之比为17:16.
(2)标准状况下,33.6L 混合气体中CO、H2的质量比为49:4,则CO的体积为15.68L.
(3)若30g密度为dg/mL的AlCl3的溶液中含有0.9g Al3+(不考虑Al3+与水反应),则Cl-浓度为$\frac{10d}{3}$mol/L
(4)实验室常用的浓盐酸密度为1.17g•mL-1,质量分数为36.5%.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7mol/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稀释后pH仍相同,则盐酸的稀释倍数小(填大、小).pH相等的NaOH溶液和氨水,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pH大的是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Fe3+呈黄色,Fe2+呈浅绿色,依据下表所列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项目实验现象
FeCl3溶液中加入维生素C(Vc)溶液褪为浅绿色
Fe(OH)3胶体通直流电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
将铜锈放入盐酸中有无色气泡产生
A.维生素C(Vc)具有还原性B.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铜锈与盐酸反应一定有CO2生成D.铜锈中可能含有碳酸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联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联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6个碳碳双键
B.1mol联苯最多可以和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不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D.它和蒽()同属于芳香烃,两者互为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Cl2、FeCl2、HCl,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打算用这种废水制备纯净的FeCl2晶体.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第一步:用上图中的仪器和药品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CO,用CO还原Fe2O3粉末制取还原铁粉.提示:制取CO的原理为H2C2O4$\frac{\underline{\;浓硫酸\;}}{△}$CO2↑+CO↑+H2O
(1)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组装的实验装置从左向右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填仪器序号)是A→E→C→D→B.
(2)正确的操作第一步应是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最后一步应是熄灭A处的酒精灯.
(3)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新生成的CO2;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CO中的CO2
(4)第二步:将制得的还原铁粉放入原混合溶液中,制得纯净的FeCl2溶液.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搅拌、过滤.
(5)第三步:得到纯净的FeCl2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在HCl气体氛围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