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氯水是实验室常需临时配制的一种试剂.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配制氯水时的一种常用装置,图乙是某化学实验小组自行设计的一种配制氯水的装置(图中的鼓气球是一种具有气体单向阀的可用于向瓶中鼓入空气的仪器).

(1)氯水中含有七种粒子,其中的分子为Cl2、H2O、HClO (化学式);需临时配制的原因是2HClO$\frac{\underline{\;光照\;}}{\;}$2HCl+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图甲所示装置中,烧杯内的液体是NaOH溶液,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O-+Cl-+H2O.
(3)用图乙所示装置中配制氯水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2,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打开活塞1,将少量浓盐酸注入大试管内.
②关闭活塞1,盖上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浓盐酸和大试管内的高锰酸钾粉末反应产生氯气.
③轻轻摇动瓶A,使氯气不断溶入水中.
用图乙装置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饱和氯水.除了在摇动过程中增大了气体和水的接触面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氯气在瓶内产生较大压强,增大了氯气的溶解度.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应分数次加入试管内.若一次加入太多的浓盐酸,可能引起的后果是在瓶内产生过多的氯气,瓶内压强过大会使瓶A的橡皮塞弹开.
(4)配制氯水完成后,不必拆卸装置即可从瓶A 中取用少量氯水,方法是打开活塞2,关闭活塞1,用鼓气球向瓶A中鼓入空气.

分析 (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结合溶液中物质的电离分析;氯水中的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
(2)氯气有毒,直接排放能引起空气污染,可以和强碱反应,用碱液吸收;
(3)增大压强可以增大氯气的溶解度;一次加入太多的盐酸会使得产生的氯气的量多,出现很大的压强;
(4)根据大气压强原理来寻找排出液体的方法.

解答 解:(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电离出氯离子和氢离子,次氯酸部分电离,水部分电离,所以氯水中含有七种粒子,其中的分子为Cl2、H2O、HClO;氯水中的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2HClO$\frac{\underline{\;光照\;}}{\;}$2HCl+O2↑,所以氯水久置会因为次氯酸分解而失效,
故答案为:Cl2、H2O、HClO;2HClO$\frac{\underline{\;光照\;}}{\;}$2HCl+O2↑;
(2)氯气有毒,多余的氯气不排放到空气中去,氯气可以和强碱氢氧化钠反应来吸收氯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
故答案为:NaOH溶液;Cl2+2OH-=ClO-+Cl-+H2O;
(3)图乙装置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饱和氯水,除了在摇动过程中增大了气体和水的接触面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氯气在瓶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增大了氯气的溶解度,分液漏斗中的盐酸应分数次加入试管内,若一次加入太多的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产生的氯气量太多,会导致瓶内压强过大会使瓶A的橡皮塞弹开,
故答案为:氯气在瓶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增大了氯气的溶解度;在瓶内产生过多的氯气,瓶内压强过大会使瓶A的橡皮塞弹开;
(4)配制氯水完成后,不必拆卸装置即可从瓶A中取用少量氯水,打开活塞2,关闭活塞1,用鼓气球向瓶A中鼓入空气,瓶内压强增大,会将液体从A瓶中排出,
故答案为:打开活塞2,关闭活塞1,用鼓气球向瓶A中鼓入空气.

点评 本题以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物质的制备实验,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知识迁移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及信息抽取和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Mg2+、H+、Cl-、OH-B.Na+、Ba2+、SO42-、NO3-
C.Na+、H+、Cl-、CO32-D.K+、Cu2+、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QkJ/mol(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SO2(g)和1mol O2(g)所具有的键能总和大于2 molSO3(g)所具有的键能总和
B.将2mol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
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Q值减小
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KJ,则此过程中有2molSO2(g)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C-C可以绕键轴旋转,对于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最多有12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有4种
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54,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Q>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Q
C.Q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化合物
D.X、Y和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了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则装置I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当通入SO2时,装置I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该反应中SO2表现出还原性.
(2)若装置II中装有5.0mL  1.0×10-3mol•L-1碘水,当通入足量Cl2完全反应后,共转移了5.0×10-5mol电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10HCl+2HIO3
(3)你认为乙组设计的装置如图2是否有不足之处?有(填“有”或“无”).如果有,请写出改进方法:去掉胶塞或将广口瓶的塞子换成双孔塞,另一孔插入一根直导管 (如果无,此空不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1)溶液A的溶质是NaOH;
(2)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Ca2+、Mg2+、NH4+、SO42-[c(SO42-)>c(Ca2+)].

精致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A来自电解池):
①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Mg(OH)2
②过程Ⅰ中将NH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2NH4++3Cl2+8OH-═N2↑+6Cl-+8H2O.
③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的小.过程Ⅱ中除去的离子有SO42-、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胆矾(CuSO4•5H2O)有广泛的用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某次实验后的稀硫酸、和氧化铜制备胆矾.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过滤操作中需要玻璃仪器除了烧杯、漏斗还需要玻璃棒.
(3)现有48g含CuO粉末,与300mL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uSO4
①理论上生成胆矾的质量为多少?
②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因爆炸冲击导致氰化钠泄漏,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环境污染.
资料:氰化钠化学式NaCN,白色结晶颗粒,剧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水解生成氰化氢.
(1)NaCN用双氧水处理后,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N+H2O2+H2O=NH3+NaHCO3
(2)NaCN水溶液呈碱性(填酸性或碱性),其原因是CN-+H2O?HCN+OH-(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一】实验室通过下图装置制备Na2S2O3

(3)a装置中盛Na2SO3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圆底烧瓶
(4)c装置中的产物有Na2S2O3和CO2等,d装置中的溶质有NaOH、Na2CO3,还可能有Na2SO3
(5)实验结束后,在e处最好连接盛NaOH溶液(选填“NaOH溶液”、“水”、“CCl4”中任一种)的注射器,再关闭K2打开K1,防止拆除装置时污染空气.
【二】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
已知:
①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1mg/L.
②Ag++CN-═AgCN↓,Ag++I-═AgI↓,且AgCN的Ksp=3.2×10-27AgI的Ksp=4.7×10-19
实验如下:
取25.00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用1.000×10-4 mol/L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2.50mL.
(6)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滴入最后一滴硝酸银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
(7)经计算处理后的废水是否达标是(填“是”或者“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