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分异构现象只存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
B.同分异构现象不存在于无机物之间
C.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间一定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D.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间可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分析 同分异构体主要存在有机物中,但是无机物中也存在同分异构体,如:,也可以存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如:尿素[CO(NH22]和氰酸铵[NH4CNO],但有机物、无机物不一定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解答 解:A.无机物中也存在同分异构体,如:;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也可出现同分异构体,如:尿素[CO(NH22]和氰酸铵[NH4CNO],故A错误;
B、无机物中也存在同分异构体,如:,故B错误;
C、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间可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如:尿素[CO(NH22]和氰酸铵[NH4CNO],故C错误;
D、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间可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如:尿素[CO(NH22]和氰酸铵[NH4CN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同分异构体主要存在有机物中,但是无机物中也存在同分异构体,也可以存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0.1mol•L-1D溶液的pH为13(25℃).它们满足如图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盐溶液pH小于7
B.化合物F中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
C.0.1molB与足量C完全反应共转移电子数为0.2NA
D.Z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工业上一般在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
(1)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H<0 (填“>”或“<”,下同),△S<0,则该反应不一定(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能自发进行
②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l.3×l04kPa左右,你认为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该压强下,CO转化率已较高(90%左右),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且生产成本增加.
(2)某温度下,将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3分钟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CO)=0.1mol•L -1
①反应初始3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25.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frac{1}{2}$,达到新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c(填字母).
a.氢气的浓度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n(H2)/n(CH3O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由硫化氢获得硫单质有多种方法.
(1)用脱硫剂ZDE-01的海绵铁法脱硫,可实现常温脱硫
①脱硫:Fe2O3•H2O(s)+3H2S(g)=Fe2S3•H2O(s)+3H2O(g)△H=-akJ/mol
②再生:2Fe2S3•H2O(s)+3O2(g)=2Fe2O3•H2O(s)+6S(s)△H=-bkJ/mol
则2H2S(g)+O2(g)=2H2O(g)+2S(s)△H=-$\frac{(2a+b)}{3}$kJ/mol(用a、b表示)
(2)H2S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硫蒸气和H 2.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①H 2 S在高温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g)?2H2(g)+S2(g).
②据图1计算;若1400℃时,VL恒容容器中加入amol的H2S,则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frac{a}{4V}$mol•L-1
(3)H2S的废气可用烧碱溶液吸收,将烧碱吸收H2S后的溶液加入到如图2所示的电解池的阳极区进行电解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
②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c(Na+)>c(S2-)>c(OH-)>c(HS-)>C(H+
(4)H2S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时,在0.10mol•L-1 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3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0.043mol•L-1
②某溶液含0.020mol•L-1Mn2+、0.10mol•L-1H2S,当溶液pH=5时,Mn2+开始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逐滴滴入20.00mL 1.000mol•L-1氨水中.溶液的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1
B.b点时存在c(NH4+)+c(NH3•H2O)=c(C1-
C.c点以后溶液温度下降的原因是盐酸的持续加入
D.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离子浓度关系:c(NH4+)=c(C1-)>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NaHSO4和NaHCO3是常见的酸式盐.请运用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室温下,pH=5的NaHSO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填“>”、“=”或“<”)pH=9的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与氨水混合后,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NH4++H2O?NH3.H2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室温下,若一定量的NaHSO4溶液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则c(Na+)+c(NH4+)>c(SO42-)(填“>”、“=”或“<”).
(4)室温下,用NaHSO4与Ba(OH)2溶液制取BaSO4,若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则反应后溶液的pH>7(填“>”、“=”或“<”).
(5)将NaHCO3溶液和Na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其主要原因是:AlO2-+HCO3-+H2O=Al(OH)3↓+CO3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铜CuFeS2)为原料,用Fe2(SO43溶液作浸取剂提取铜,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FeS2+4Fe3+?Cu2++5Fe2++2S.
(1)该反应中,Fe3+体现氧化性.
(2)上述总反应的原理如图1所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FeS2-4e-═Fe2++2S+Cu2+
(3)一定温度下,控制浸取剂pH=1,取三份相同质量黄铜矿粉末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2小时后Cu2+浸出率/%
I加入足量0.10mol•L-1 Fe2(SO43溶液78.2
II加入足量0.10mol•L-1 Fe2(SO43溶液,通入空气90.8
III加入足量0.10mol•L-1 Fe2(SO43溶液,再加入少量0.0005mol•L-1 Ag2SO4溶液98.0
①对比实验 I、II,通入空气,Cu2+浸出率提高的原因是通入O2后,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c(Fe2+)降低,c(Fe3+)升高,总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
②由实验 III推测,在浸取Cu2+过程中Ag+作催化剂,催化原理是:
ⅰ.CuFeS2+4Ag+═Fe2++Cu2++2Ag2S
ⅱ.Ag2S+2Fe3+═2Ag++2Fe2++S
为证明该催化原理,进行如下实验:
a.取少量黄铜矿粉末,加入少量0.0005mol•L-1 Ag2SO4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证明发生反应 i.
b.取少量Ag2S粉末,加入pH=1的0.10mol•L-1Fe2(SO43溶液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证明发生反应 ii.
(4)用实验 II的浸取液电解提取铜的原理如图2所示:

①电解初期,阴极没有铜析出.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原因是Fe3++e-═Fe2+
②将阴极室的流出液送入阳极室,可使浸取剂再生,再生的原理是Fe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3+:Fe2+-e-═Fe3+,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Fe2(SO43溶液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5℃时,向10mL0.1mol/L H2A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与所加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HA的电离方程式为NaHA?Na++HA-B.B点:c(H2A)+c(H+)=c(OH-)+c(A2-
C.C点:c(Na+)=c(A2-)+c(HA-D.D点:c(Na+)>c(A2-)>c(HA-)>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
反应后的质量/g未测定21109
已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  )
A.1:1B.1:2C.1:3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