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实验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b
b
(填序号).
a.C(s)+H2O(g)
    
.
.
 
CO(g)+H2(g)
△H>0
b.2H2(g)+O2(g)
    
.
.
 
2H2O(I)
△H<0
c.NaOH(aq)+HCl(aq)
    
.
.
 
NaCl(aq)+H2O(I)
△H<0
若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的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e-+2H2O=4OH-
O2+4e-+2H2O=4OH-

某同学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管)设计成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d
(填序号).
a.实验过程中,左侧烧杯中N
O
-
3
的浓度不变
b.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能继续工作
c.若开始时用U形铜代替盐桥,装置中无电流产生
d.若开始时用U形铜代替盐桥,U形铜的质量不变
(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将设计的燃料电池通过导线与如图所示的电解池相连,其中a溶液为电解液,X和Y均为惰性电极,则:
①若a溶液为CuSO4溶液,则电解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SO4+2H2O
 电解 
.
 
2Cu+O2↑+2H2SO4
2CuSO4+2H2O
 电解 
.
 
2Cu+O2↑+2H2SO4

②若电解含有0.04molCuSO4和0.04molNaCl的混合溶液400mL,当阳极产生672m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溶液的pH=
1
1
(假设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分析:(1)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①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
②先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及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确定阳极上析出的物质,再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计算阴极上析出的物质,根据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计算溶液的pH.
解答:解:(1)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a是吸热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错误;
b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正确;
c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错误;
故选b;
若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O2+4e-+2H2O=4OH-
该原电池中,铜易失电子作负极,银作正极,
a.实验过程中,NO3-向负极铜电极移动,所以左侧烧杯中浓度增大,故错误;
b.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该装置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故错误;
c.若开始时用U形铜代替盐桥,则左侧构成电解池,右侧构成原电池,故错误;
d.若开始时用U形铜代替盐桥,则左侧构成电解池,右侧构成原电池,U型铜电极反应式从左向右依次为:Cu2++2e-=Cu、Cu-2e-=Cu2+,所以U型铜质量不变,故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b;O2+4e-+2H2O=4OH-;d;
(2)①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所以电池反应式为
2CuSO4+2H2O
 电解 
.
 
2Cu+O2↑+2H2SO4,故答案为:2CuSO4+2H2O
 电解 
.
 
2Cu+O2↑+2H2SO4
②电解混合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0.04mol氯离子只能生成0.02mol氯气,即448mL氯气,转移0.04mol电子,共生成672mL气体,说明还有224mL气体来自于水的电解,根据
4OH--4e-=2H2O+O2↑知,生成224mL氧气又转移0.04mol电子,所以电解过程中一共转移0.08mol电子,阴极上先铜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现有0.04mol铜离子恰好完全电解析出,由此可得整个过程中消耗了0.04mol氢氧根离子,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4mol,则氢离子浓度为0.1mol/L,则溶液的pH=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明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原电池原理及电解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2)②溶液pH的计算,根据溶液中的溶质计算阳极上的产物,再结合转移电子相等进行解答即可,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来进行“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再由a向c中加2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3)上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
,原因是
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c中加入的试剂是
KMnO4
KMnO4

d中加入的试剂是
KBr溶液(含Br-的溶液)
KBr溶液(含Br-的溶液)
,实验现象为
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
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
;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没有处理尾气
没有处理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也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装置Ⅰ、Ⅱ制取气体(K2关闭,K1打开).
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是”“否”),理由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一氧化氮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但一氧化氮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一氧化氮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但一氧化氮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2气体,改进的方法是
将装置Ⅱ中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
将装置Ⅱ中加满难挥发的有机溶剂

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2气体,改进的方法是
将装置Ⅱ中的进气管伸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
将装置Ⅱ中的进气管伸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

(2)利用装置Ⅰ、Ⅲ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如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
高锰酸钾固体
高锰酸钾固体
,C 中加
溴化钠溶液
溴化钠溶液
,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
溶液呈橙色
溶液呈橙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1)图表法、图象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族.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象,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a还是b?并说出理由:
 

(2).人类在使用金属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铜、铁、铝之后,第四种将被广泛应用的金属被科学家预测为是钛(22Ti),它被誉为“未来世纪的金属”.
试回答下列问题:
I.Ti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式为
 

II.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现+2、+3、+4三种化合价,其中以+4价的Ti最为稳定;
①偏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示意图如图C,它的化学式是
 

②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含钛的两种颜色的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但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
23
.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50.56 g氯化钾

B.用50 mL量筒量取5.0 mL稀H2SO4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8.5 mL 1 mol·L-1的NaOH溶液

D.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

E.欲在烧杯中加热配制50 mL某溶液,应选用的烧杯规格是250 mL

F.用50 mL酸式滴定管量取25 mL稀盐酸的操作是:将盐酸加入酸式滴定管使其凹液面正好与25 mL刻度相切,将溶液全部放入烧杯,可准确量取25 mL稀盐酸

G.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操作是:先取一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中部,观察颜色的改变并在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溶液的pH

(2)请选用下列试剂:酚酞、石蕊、稀氨水、氯化铵溶液、浓盐酸、熟石灰粉末、醋酸铵晶体和蒸馏水,设计实验证明NH3·H2O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请简述实验方法及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