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恒温25℃,将两铂电极插入含一定量NaCl的饱和食盐水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收集到2.5mol气体,阴极收集到4.5mol气体(均不考虑气体的溶解或与溶液反应的损失),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原状态,应加入(  )
A.4.5 mol HClB.2.5 mol H2O
C.108.5 g 33.6%的盐酸D.145 g 50.3%的盐酸

分析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开始时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反应式2H++2e-=H2↑,阴极生成4.5mol氢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4.5mol×2=9mol,如果阳极生成的气体完全是氯气,则阳极转移电子物质的量=2.5mol×2=5mol<9mol,说明阳极还有OH-放电生成O2,设阳极生成氯气物质的量为xmol、氧气物质的量为ymol,结合转移电子守恒得:
$\left\{\begin{array}{l}{x+y=2.5}\\{2x+4y=4.5mol×2}\end{array}\right.$
解得$\left\{\begin{array}{l}{x=0.5}\\{y=2}\end{array}\right.$
根据Cl原子守恒得析出n(HCl)=2n(Cl2)=2×0.5mol=1mol,根据H原子守恒得反应的n(H2O)=2n(O2)=2×2mol=4mol,根据“析出什么加入什么”原则加入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原状.

解答 解: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开始时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反应式2H++2e-=H2↑,阴极生成4.5mol氢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4.5mol×2=9mol,如果阳极生成的气体完全是氯气,则阳极转移电子物质的量=2.5mol×2=5mol<9mol,说明阳极还有OH-放电生成O2,设阳极生成氯气物质的量为xmol、氧气物质的量为ymol,结合转移电子守恒得:
$\left\{\begin{array}{l}{x+y=2.5}\\{2x+4y=4.5mol×2}\end{array}\right.$
解得$\left\{\begin{array}{l}{x=0.5}\\{y=2}\end{array}\right.$
根据Cl原子守恒得析出n(HCl)=2n(Cl2)=2×0.5mol=1mol,根据H原子守恒得反应的n(H2O)=2n(O2)=2×2mol=4mol,根据“析出什么加入什么”原则加入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原状,
根据以上分析知,要使溶液恢复原状需要加入HCl和水,m(HCl)=1mol×36.5g/mol=36.5g,m(H2O)=4mol×18g/mol=72g,
108.5 g 33.6%的盐酸中m(HCl)=108.5g×33.6%=36.5g,m(H2O)=108.5g-36.5g=72g,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正确判断阳极产物成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转移电子守恒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钠反应,可得气体VA L,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小苏打溶液反应,可得气体VB L.若同温同压下VA<VB,该有机物可能是(  )
A.HO(CH22CHOB.HO(CH22COOHC.CH3CH2OHD.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CH3CH(C2H5)CH(C2H5)CH(CH32的名称是2-甲基-3,4-二乙基戊烷
B.蔗糖、纤维素的水解过程都是高分子转化为小分子的过程
C.甲烷、甲醛、甲酸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则甲醚(CH3OCH3)也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HOCH2COOH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反应无论在低温还是高温下均为非自发反应的是(  )
A.2Ag2O(s)═4Ag (s)+O2(g)B.2CO2(g)═2CO(g)+O2 (g)
C.6C(s)+6 H2O(l)═C6H12O6 (s)D.CaCO3(s)═CaO(s)+2CO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实验室模拟SO2与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现将1.00mol SO2与1.00mol O2置于一体积不变的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a kJ•mol-l.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温度时SO3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表格所示:

 051015202530
T100.200.300.390.470.500.50
T200.250.400.400.400.400.40
(1)判断T1<T2(填“>”“<”或“=”),a<0(填“>”或“<”),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S{O}_{3}]^{2}}{[S{O}_{2}]^{2}•[{O}_{2}]}$.
(2)T1温度下,0~10min内化学反应速率v(O2)=0.015mol•L-1•min-1,T2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0.56(不写单位).
(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D.
A.T1温度时,反应在10min时的混合气体密度是30min时密度的0.6倍
B.T1温度时,反应在10min时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30min时相等
C.T2温度时,当c(SO2)=c(SO3)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T1、T2温度下分别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T1温度下压强小
(4)如图是在T1温度下的v-t图象.在T1温度下30min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至0.5L,请在图象中画出在T1温度下重新达到平衡的图象(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分别表示为v′和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D.
选项
A干燥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湿润的有色布条
B干燥的有色布条硅胶湿润的有色布条
C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
D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慢通入足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Br2,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下层(CCl4层)为紫红色,该现象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强于I2
(5)多余的Cl2用氢氧化钠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于反应 3Cl2+6KOH═5KCl+KClO3+3H2O,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B.KCl是还原产物,KClO3是氧化产物
C.反应过程中3个氯分子共转移6个电子
D.被氧化的氯原子是被还原的氯原子的5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为维持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在给病人输液时,通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是医院病人输液使用的一瓶质量分数为6%的葡萄糖(C6H12O6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注射液标签,
请认真观察标签上所列内容后计算:
(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2)该溶液的密度为1.5g•mL-1(精确到0.1g).
(3)如果从该瓶中取出75g葡萄糖注射液,将其变为15%的注射液,需要加入7.9g葡萄糖固体(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NO2会污染环境,可用Na2CO3溶液吸收NO2并生成CO2.已知9.2g NO2和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0.1mol,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O2+CO32-=NO3-+NO2-+CO2;恰好反应后,使溶液中的CO2完全逸出,所得溶液呈弱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NO3-)>c(NO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