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乙苯催化脱氢生产苯乙烯的反应:

(1)一定温度下,将amol乙苯加入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时间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0203040
总压强/1000kPa1.01.21.31.41.4
①平衡时,容器中气体物质的量总和为1.4amol,乙苯的转化率为40%.
②列式计算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4a}{15V}$
(2)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减小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该反应分子数增加,减小压强使平衡右移,乙苯转化率增大,苯乙烯产率增加,减小压强使乙苯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3)实际生产的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且向乙苯蒸气中掺入水蒸气,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得到温度和投料比对乙苯转化率的影响可用图表示.[M=n(H2O)/n(乙苯]

①比较图中A、B两点对应平衡常数大小:KA<KB
②图中投料比(M1、M2、M3)的大小顺序为M1>M2>M3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上的少量积炭使其活性减弱,水蒸气有助于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原因是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分析 (1)①根据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确定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利用差量法计算出反应消耗乙苯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出乙苯的转化率;
②利用三段式计算出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然后利用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出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后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移动;再结合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
(3)①图象分析可知,随温度升高,乙苯转化率增大,说明升温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B两点B点温度高;
②乙苯量越多,投料比越小,乙苯转化率越小,据此分析判断M的值;
③催化剂上的少量积炭使其活性减弱,水蒸气有助于恢复催化剂的活性是因为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除去表面的积碳.

解答 解:(1)①容器容积固定,则容器内压强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成正比,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达到平衡时压强为反应前的1.4倍,则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amol×1.4=1.4amol;
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1.4amol-amol=0.4amol,设有x mol 乙苯发生转化,
△n
    1                      1             1       1
    xmol                                       0.4amol
则:x=$\frac{0.4amol×1}{1}$=0.4amol,
所以乙苯的转化率为:$\frac{0.4amol}{amol}$×100%=40%,
故答案为:1.4a;40%;
②发生反应为
反应前(mol)    a                    0             0
转化(mol)     0.4a                 0.4a         0.4a
平衡时(mol)   0.6a                0.4a          0.4a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frac{\frac{0.4a}{V}×\frac{0.4a}{V}}{\frac{0.6a}{V}}$=$\frac{4a}{15V}$,
故答案为:$\frac{4a}{15V}$;
(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气体的分子数增加,则减小压强后平衡右移,乙苯转化率增大,苯乙烯产率增加;减小压强后使乙苯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
故答案为:该反应分子数增加,减小压强使平衡右移,乙苯转化率增大,苯乙烯产率增加,减小压强使乙苯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3)①图象分析可知,随温度升高,乙苯转化率增大,说明升温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B两点B点温度高,平衡正向进行程度大,平衡常数B点大,KA<KB
故答案为:<;
②乙苯量越多,投料比越小,乙苯转化率越小,据此分析判断M的值,M1>M2>M3
故答案为:M1>M2>M3
③催化剂上的少量积炭使其活性减弱,水蒸气有助于恢复催化剂的活性是因为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除去表面的积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
故答案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化学平衡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三段式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B.苯酚能与溴水反应,苯不能与溴水反应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甲苯与溴蒸气(光照)发生取代反应,苯与液溴(铁做催化剂)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有机化合物F是治疗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之一,能够缓解感冒时带来的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等症状,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R、R′、R″均代表烃基;X代表卤素原子);
②A蒸汽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53倍.
回答下列问题:
(1)R-H名称为溴乙烷;A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2)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E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
(4)B的消去反应产物可以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G,请写出G的结构简式:
(5)满足下列要求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②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且存在顺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写反式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H+、Mg2+、Na+、Ag+、Cl-、OH-、HCO3-、NO3-,已知该溶液能和金属铝反应,放出的气体只有氢气.试推断:若溶液和铝反应后有AlO2-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是OH-、Na+;还可能有较大量的离是Cl-、NO3-;若溶液和铝反应后有Al3+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含有的离子是Ag+、OH-、HCO3-、NO3-
(2)在含有Na+、Mg2+、HCO3-、SO42-的稀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1.
①向该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数滴,溶液呈淡粉红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
②充分加热①步所得的溶液,加热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气泡;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frac{\underline{\;\;△\;\;}}{\;}$Mg(OH)2↓+2CO2↑.
(3)已知NaHSO4是一种酸式盐.
①NaHSO4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
②2mol/L的NaHSO4溶液与1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兴趣小组进行“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将5.4g的铝片投入500mL 0.5mol•L-1的硫酸溶液中,图为反应产生氢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1)关于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①②(填序号,下同);
①a→b段产生H2加快可能是表面的氧化膜逐渐溶解,加快了反应速率
②b→c段产生H2较快可能是该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
③c以后,产生H2速率逐渐下降可能是铝片趋于消耗完全
(2)其他条件不变,现换用500mL 1mol•L-1盐酸,产生氢气速率普遍较使用500mL5mol•L-1硫酸的快,可能的原因是②;
①盐酸中c(H+)的浓度更大 ②Cl-有催化作用 ③SO42-有催化作用 ④Al3+有催化作用
(3)要加快铝与硫酸溶液制H2的反应速率,小组成员提出一系列方案,比如:
①加入某种催化剂; ②加入蒸馏水;③将铝片换成铝粉;④增加硫酸的浓度至18mol/L; 以上方案不合理的有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一)分子式的确定:
(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g H2O和8.8g CO2,消耗氧气6.72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6:1.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①所示质谱图,该物质的分子式是C2H6O.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CH3CH2OH、CH3OCH3
(二)结构式的确定:
(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CH2OCH3)有两种氢原子如图②.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③,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三)性质实验:
(5)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金属钠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6)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书写化学方程式:CH3COOH+HOC2H5$?_{△}^{浓硫酸}$CH3COOC2H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查阅资料:无水醋酸钠是无色无味的结晶体,在空气中可被风化,可燃.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加热可以制得X气体,并进行相应的实验:
(1)装置E中反应方程式是CH3COONa+NaOH$→_{△}^{CaO}$Na2CO3+X↑,X的化学式是CH4
(2)在C中收集气体X和Cl2为1:1体积混合,然后在光照下反应:
①C装置所盛放液体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②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含有的HCl;光照后所得产物有5种;
③装置D的作用是连通大气,平衡压强;接收可能溢出的液体;
(3)某学生为了测定X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选用了F、G、H仪器:
①该同学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是E、G、H、F;
②该同学测定的相关数据是:
装置实验前的质量/g实验后的质量/g
F22.533.6
H42.451.4
数据是否完全,说明原因数据是不完全,因为只能确定有机物中的碳氢元素含量,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应称取C 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
由以上数据可知X中碳氢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选填“>”、“<”)1:4,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F 装置后面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了F 装置,造成含碳量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化合物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另取16.0g X隔绝空气加热至1100℃完全分解,得到7.2g固体甲.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CuSO4
(2)X隔绝空气加热至1100℃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SO4$\frac{\underline{\;1100℃\;}}{\;}$Cu2O+SO2↑+SO3↑+O2↑.
(3)固体乙与稀硫酸、硝酸混和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O+17H++2NO3-=6Cu2++2NO↑+7H2O.
(4)设计实验装置(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简单装置),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气体甲的成分.并根据装置发生的实验现象,说明气体甲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用如图1所示装置可以完成一系列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用装置A由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制取HCl气体,装置B中的三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①包有某固体物质,②蘸有KI溶液,③蘸有石蕊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P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①处包有的某固体物质可能是(填序号)b;
a.MnO2  b.KMnO4  c.KCl  d.Cu
反应开始后,观察到②处有棕黄色物质产生,在实验过程中,在③处能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
(3)甲同学为了验证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在C中设计了如图2装置,D中装有铜丝网,装置E的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装置F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D的作用是验证剩余气体中含有氯气
②装置F中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为了确保实验的可靠性,乙同学提出在E和F(填装置字母)之间加装如图3所示装置.你认为如图3广口瓶中可加入足量AC(填字母代号),此试剂的作用是除尽氯化氢气体中的氯气.

A.淀粉-碘化钾溶液  B.四氯化碳溶液  C.湿润的有色布条  D.饱和食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