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
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2CrO+2H+Cr2O
+H2O向右移动
C.该制备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4H2O2K2Cr2O7+4KOH+2H2↑+O2↑
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nK/nCr)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混合物
B.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照物质不同的分类方法,HNO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电解质
⑥化合物 ⑦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④⑤⑥
C.①⑥⑦ D.①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F为-1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是氧化剂
B.PtF6是氧化剂
C.O2(PtF6)中O的化合价为-2
D.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的部分元素(从左到右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小题:
K | Ca | Sc | Ti | V | Cr | Mn | Fe | Co | Ni | Cu | Zn | Ga | Ge |
(1)在以上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中 4s 轨道上只有 1 个电子的元素有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写出基态 Cr3+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
(3)Fe3+ 的化学性质比Fe2+稳定,其原因是________。
(4)试比较:第一电离能I1(Cr)________(填“>”“<”或“=”)I1(Co)。
(5)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________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常温下0.1 mol·L-1纯碱溶液。
(1)你认为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证明你的上述观点,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简述实验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认为该溶液中Na2CO3的水解是微弱的,发生水解的CO不超过其总量的10%。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就该溶液中粒子之间的关系写出了下列四个关系式,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c(Na+)=2c(CO)
B.c(CO)>c(OH-)>c(HCO
)>c(H2CO3)
C.c(CO)+c(HCO
)=0.1 mol·L-1
D.c(OH-)=c(H+)+c(HCO)+2c(H2CO3)
(4)水解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h表示),请写出Na2CO3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常数的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