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无法实现的反应是(  )
A.酸和酸反应生成酸
B.只有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C.盐和盐反应生成碱
D.一种碱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碱

分析 A.强酸制弱酸是得到新酸和盐;
B.氧化剂得到电子;
C.盐和盐反应不能生成碱;
D.碱能与盐反应.

解答 解:A.强酸制弱酸是得到新酸和盐,可以实现,故A正确;
B.氧化剂得到电子,必须有失去电子的物质,故B错误;

C.生成碱需要氢氧根,盐和盐反应不能生成碱,故C错误;
D.碱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故D正确.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基本反应类型,难度不大,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概念的应用,酸碱盐之间的特殊反应等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替代食品添加剂中对人体有害的合成抗氧化剂,用于多种食品保鲜等,如图1所示是茶多酚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A的结构简式,关于这种儿茶素A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分子式为C15H12O7
②1mol儿茶素A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7mol H2加成
③等质量的儿茶素A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金属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④1mol儿茶素A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4mol.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正确的是(  )
①I2(g)+H2(g)?2HI(g)+Q1
②I2(s)+H2(g)?2HI(g)-Q2
A.1mol I2(g)与1mol H2(g)充分反应放热Q1 kJ
B.1mol气态碘与1mol固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Q1+Q2)kJ
C.反应①的生成物总能量比反应②的生成物总能量高
D.稳定性:I2(g)>I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如果在液体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沸石
C.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32-、SO42-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采用在较高的温度下制成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化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中应用广泛,其中原理错误的是(  )
A.利用乙二醇的物理性质作内燃机抗冻剂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C.采用光触媒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
D.苦卤经过浓缩、氧化、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可获得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晶体熔化时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属于(  )
A.原子晶体B.离子晶体C.分子晶体D.金属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分离苯和硝基苯:蒸馏B.分离氯化钠与氯化铵固体:升华
C.分离水和溴乙烷:分液D.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反应2HI(g)?H2(g)+I2(g)-11kJ,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键能低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1mol I2(g)中通入1mol H2(g),反应放热11kJ
C.等物质的量时,I2(g)具有的能量低于I2(l)
D.平衡时分离出HI(g),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有甲、乙、丙三组同学,在常温下分别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取用的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表所述.
实验编号HANaOH混合溶液的pH
甲组c(HA)=0.2mol/Lc(NaOH)=0.2mol/LpH=a
乙组c(HA)=0.1mol/Lc(NaOH)=0.1mol/LpH=9
丙组pH=2pH=12pH=b
请回答:
(1)从甲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HA酸性的强弱.当a=7(填“<、>或=”,下同),HA为强酸;当a>7,HA为弱酸.
(2)从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A-)>c(OH-)>c(H+),.
(3)从丙组实验可知,HA和NaOH溶液混合前c(HA)>c(NaOH) (填“<、>或=”,下同),混合后溶液的pH为:b<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