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冶炼金属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2NaCl(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2Na+Cl2B.MgCl2(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Mg+Cl2
C.3Fe3O4+8Al$\frac{\underline{\;高温\;}}{\;}$4Al2O3+9FeD.Cu+2FeCl3═CuCl2+2FeCl2

分析 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
金属冶炼的方法主要有:
热分解法:对于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Hg及后边金属);
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Zn~Cu);
电解法: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K~Al).

解答 解:A.钠性质活泼,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方法制取,故A正确;
B.镁性质活泼,用电解熔融氯化镁方法制取,故B正确;
C.铁熔点高,活泼性弱于铝,可用铝热反应制取,故C正确;
D.铜与氯化铁反应得不到金属,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冶炼金属的一般方法和原理,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冶炼的方法不同,本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消毒剂,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
Ⅰ.(1)ClO2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的条件下与Na2SO3反应制得.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Ⅱ.实验室也可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其流程如图1:

(2)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Cl+2HCl$\frac{\underline{\;电解\;}}{\;}$3H2↑+NCl3
(3)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C.(填序号)
A.饱和食盐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水
(4)测定ClO2(如图2)的过程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100mL水溶解后,再加3mL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I2+2S2O32-═2I-+S4O62-),共用去V mL硫代硫酸钠溶液.
①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并使锥形瓶内外压强相等.
②请写出上述二氧化氯气体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O2+10I-+8H+=2Cl-+5I2+4H2O.
③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测得通入ClO2的质量m(ClO2)=1.35cv×10-2g.(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5)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的ClO2-含量应不超过0.2mg•L-1.若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Fe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Fe(OH)3(填化学式),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ClO2-+2H2O+8OH-═4Fe(OH)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测得其中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密闭容器的体积为1 L
B.反应达平衡,氢气的转化率为0.75
C.反应达平衡,氢气平均反应速率0.075 mol/(L•min)
D.CO2或H2O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探究SO2的性质.甲组同学将SO2分别通入下列3种溶液中.
(1)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褪色.
(2)试管b中观察到紫色褪去,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还原性.
(3)试管c中产生了能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BaSO3
(4)乙组同学多做了一组实验,他们将SO2通入盛有1.0mol/L Fe(NO33和BaCl2的混合溶液(已知1.0mol/L Fe(NO33溶液中c(H+)=0.1mol/L)的试管d中,得到了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分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SO2与Fe3+反应
观点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观点3: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欲证明观点2,只需将试管d中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c(填字母).
a.0.1mol/L稀硝酸
b.1.5mol/L Ba(NO32和0.1mol/L HNO3的混合溶液
c.6.0mol/L NaNO3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B.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
C.△H-T△S<0的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就可自发进行
D.同一物质的气、液、固三种状态的熵值依次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25℃和1×105Pa 时,将气态物质中的1mol A-B键拆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kJ/mol).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
化学键H-HN≡NN-H
键能(kJ/mol)436946391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98K时,取1mol N2和3mol 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93kJ.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关系是Q1>Q2,理由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因而放出热量小于93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10H2O和NH4NO3,将它们混合并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肯定错误的是(  )
A.Na2SO4•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
B.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2SO4•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
C.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D.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升高了温度
B.t3时降低了温度
C.t5时增大了压强(缩小容器体积)
D.平衡状态时,t6时刻Z的百分含量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NH4+、Cl-、NO3-
B.1.0 mol•L-1KI溶液中:Mg2+、Fe2+、SO42-、ClO-
C.c(Fe3+)=0.1 mol•L-1的溶液中:Na+、NH4+、HCO3-、I-
D.饱和氨水中:NH4+、Ag+、SO4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