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等体积的A1C1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或2:7.

分析 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沉淀为Al(OH)3,溶液中的铝元素存在形式可能为AlCl3或NaAlO2,令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溶液中AlCl3或NaAlO2也是1mol,结合反应: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讨论进行计算.

解答 解: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令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溶液中AlCl3或NaAlO2也是1mol,
若溶液中含铝元素以Al3+形式存在,NaOH完全反应,则:
Al3++3OH-═Al(OH)3
1mol 3mol 1mol
则原来AlCl3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2mol,NaOH为3mol,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2mol:3mol=2:3,
若溶液中含铝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则:
Al3++3OH-═Al(OH)3
1mol 3mol 1mol
Al3++4OH-═AlO2-+2H2O,
1mol 4mol 1mol
则原来AlCl3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2mol,NaOH为3mol+4mol=7mol,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2mol:7mol=2:7,
故答案为:2:3或2:7.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难度中等,判断溶液中Al元素存在形式是关键,再结合方程式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工业废水含有下列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K+、Cu2+、Al3+、Fe2+、Cl-、CO32-、NO3-、SO42-,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②另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③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可以确定一定不存在K+.(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
(3)步骤③中的白色沉淀为BaSO4.(填化学式)
(4)原溶液中所含的5种离子为:Cu2+、Fe2+、Cl-、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H33CCH2Cl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醛、乙酸、乙酸乙酯(必要时可加热)
C.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D.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加热后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未开始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由下列实验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结论
A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
B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C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硫酸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D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强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2012年第29届伦敦奥运会使用的火炬,火炬中的燃料是丙烷(燃烧热为2221.5kJ/mol).下列正确的是(  )
A.丙烷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g);△H=-2221.5 kJ•mol-1
C.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l);△H=-2221.5 kJ•mol-1
D.1mol丙烷若先分解生成C、H2,然后C、H2再完全燃烧放出的特例小于2221.5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溶液X含有H+、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和相关数据(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如下:
(1)通过上述实验过程,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O32-、SO32-、NO3-
(2)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步骤①中生成A3Fe2++NO3-+4H+=3Fe3++NO↑+2H2O.
(3)假设测定A、F、I均为0.01mol,10mL X溶液中n(H+)=0.04mol,而沉淀C物质的量0.07mol,能说明不能确定的阴离子存在的理由是若检验Fe3+肯定存在时,就有Cl-存在,因肯定存在的离子电荷总数已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进入冬季北方开始供暖后,雾霾天气愈发严重,各地PM2.5、PM10经常“爆表”.引发雾霾天气的污染物中,最为常见的是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燃煤产生的烟气.
Ⅰ、已知反应N2O4(g)?2NO2(g)△H,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将一定量N2O4气体充入绝热容器一段时间后,研究压缩和拉伸活塞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气体的透光率(气体颜色越浅,透光率越大)随时间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能说明透光率不再发生改变的有ad.
a.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b.△H不再改变
c.v(N2O4)=2v(NO2)        d.N2O4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Ⅱ、用NH3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如图,采用NH3作还原剂,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测量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率(注:脱氮率即氮氧化物转化率),反应原理为:NO(g)+NO2(g)+2NH3(g)?2N2(g)+3H2O(g).
(1)该反应的△S>0(填“>”、“=”或“<”).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第②种催化剂比第①种催化剂脱氮率高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
Ⅲ、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3)已知:CH4(g)的燃烧热为890kJ/mol,蒸发1mol H2O(l)需要吸收44kJ热量.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14kJ/mol
2NO(g)+O2(g)═2NO2(g)△H=-114kJ/mol
写出CH4催化还原NO2(g)生成N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NO2(g)=N2(g)+CO2(g)+2H2O(g)△H=-844KJ/mol.
(4)在温度为T1℃和T2℃时,分别将0.5mol CH4和1.2mol 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温度/℃
010204050
T11.20.90.70.40.4
T21.20.80.560.5
①温度为T1℃时,0~20min内,v(CH4)=0.0125mol/(L.s).
②T1<T2(填“>”或“<”,下空同);判断理由是升高温度,NO2的物质的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③T1℃时,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平衡常数K=6.4
④温度为T2℃时,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0.5mol CH4和1.2mol NO2,达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将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可以用作果实催熟剂
B.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均可表示成(C6H10O5n,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C.己烷和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分子中,含有σ键而不含π键的是(  )
A.N2B.Cl2C.CH3CH3D.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