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沉淀为Al(OH)3,溶液中的铝元素存在形式可能为AlCl3或NaAlO2,令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溶液中AlCl3或NaAlO2也是1mol,结合反应: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讨论进行计算.
解答 解: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令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溶液中AlCl3或NaAlO2也是1mol,
若溶液中含铝元素以Al3+形式存在,NaOH完全反应,则:
Al3++3OH-═Al(OH)3
1mol 3mol 1mol
则原来AlCl3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2mol,NaOH为3mol,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2mol:3mol=2:3,
若溶液中含铝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则:
Al3++3OH-═Al(OH)3
1mol 3mol 1mol
Al3++4OH-═AlO2-+2H2O,
1mol 4mol 1mol
则原来AlCl3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2mol,NaOH为3mol+4mol=7mol,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2mol:7mol=2:7,
故答案为:2:3或2:7.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难度中等,判断溶液中Al元素存在形式是关键,再结合方程式计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CH3)3CCH2Cl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 |
B. |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醛、乙酸、乙酸乙酯(必要时可加热) | |
C. | 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加热后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未开始水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事实 | 结论 | |
A |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 Cl2是电解质 |
B | 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
C |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硫酸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 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
D |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BaSO3不溶于强酸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丙烷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 |
B. | 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g);△H=-2221.5 kJ•mol-1 | |
C. | 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l);△H=-2221.5 kJ•mol-1 | |
D. | 1mol丙烷若先分解生成C、H2,然后C、H2再完全燃烧放出的特例小于2221.5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min 温度/℃ | 0 | 10 | 20 | 40 | 50 |
T1 | 1.2 | 0.9 | 0.7 | 0.4 | 0.4 |
T2 | 1.2 | 0.8 | 0.56 | … | 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可以用作果实催熟剂 | |
B. | 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均可表示成(C6H10O5)n,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 |
C. | 己烷和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 | |
D. |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