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A~I九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在常温下为黑色固体单质,常温下C、E、F都是无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固体名称干冰,F的化学式是O2
(2)B的浓溶液与A反应过程中,B体现的性质与下列反应中HNO3体现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是A.
A.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B.3Fe+8HNO3(稀 )═3Fe(NO32+2NO↑+4H2O
C.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D.2Fe2O3+6HNO3═2Fe(NO33+3H2O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
(4)G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32-+2H+═CO2↑+H2O;C与淡黄色固体反应生成F与G的化学方程式2CO2+2Na2O2═2Na2CO3+O2

分析 根据图中各物质转化关系,A为固态单质,常温下C、E、F都是无色气体,则A与B的反应应为碳与浓酸硫或浓硝酸的反应,E能与黄绿色溶液(应为氯水)反应,生成I遇氯化钡有白色沉淀,则I中应含有硫酸根,I为H2SO4,H为HCl,所以A与B的反应为碳与浓硫酸的反应,A为C,B为浓H2SO4,E为SO2,D为H2O,C是气体能与淡黄色固体反应,则应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所以C为CO2,F为O2,G为Na2CO3,HCl与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符合各物质转化关系,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根据图中各物质转化关系,A为固态单质,常温下C、E、F都是无色气体,则A与B的反应应为碳与浓酸硫或浓硝酸的反应,E能与黄绿色溶液(应为氯水)反应,生成I遇氯化钡有白色沉淀,则I中应含有硫酸根,I为H2SO4,H为HCl,所以A与B的反应为碳与浓硫酸的反应,A为C,B为浓H2SO4,E为SO2,D为H2O,C是气体能与淡黄色固体反应,则应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所以C为CO2,F为O2,G为Na2CO3,HCl与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符合各物质转化关系,
(1)依据上述分析可知,C为CO2,固体名称为干冰,F为O2
故答案为:干冰;O2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可与碳反应,四个反应中A体现强氧化性,B、C体现氧化性和酸性,D体现酸性,故答案为:A;
(3)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
(4)G为Na2CO3,H为HCl,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C为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
故答案为:CO32-+2H+═CO2↑+H2O,2CO2+2Na2O2═2Na2CO3+O2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中等,物质的颜色为解答该题的突破口,注意把握反应的转化关系的重要信息,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可逆反应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从0-2分钟进行过程中,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A、B
(2)化学方程式为2A+B?2C;
(3)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用C表示反应速率为0.5mol/(L•min)
(4)2分钟后A、B、C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实验室配制CuSO4溶液时常加入少量H2SO4,其作用是抑制Cu2+水解,防止溶液浑浊.在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再滴加甲醛溶液,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砖红色沉淀,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HO+4Cu(OH)2+2NaOH$\frac{\underline{\;\;△\;\;}}{\;}$Na2CO3+2Cu2O↓+6H2O,此反应可用于检验醛基 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25℃时,将a mol/L的氨水与0.01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  )
A.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溶液中c(NH${\;}_{4}^{+}$)=c(Cl-
C.此时溶液中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1}{2}$(a-0.01)mol/L
D.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frac{1{0}^{-9}}{a-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邻羟基桂皮酸(IV)是合成香精的重要原料,下列为合成邻羟基桂皮酸(IV)的路线之一.

试回答:
①I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羟基和醛基.
②有机物X与IV互为同分异构体,且X有如下特点:是苯的对位取代物;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X的一种结构简式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I的化学式为C7H8O2              B.I遇氯化铁溶液呈紫色
C.II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1mol有机物IV最多能与4mol H2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甲醇、空气和强碱溶液做电解质的手机燃料电池中所发生的反应为:2CH3OH+3O2+4OH-$?_{充电}^{放电}$2CO32-+6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放电时,每通入标况下11.2L 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mol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在空气中灼烧呈黑色的铜丝趁热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变红色;反复数次,试管中的液体出现刺激性气味,表明乙醇已被铜氧化为乙醛
B.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C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证明生成的气体全部是乙烯
C.将灼烧后的海带灰加水煮沸2-3分钟的目的是加快碘化物在水中的溶解,使灰烬中的碘离子尽可能多的进入溶液
D.海带中提取碘,可将灰化后的海带加水煮沸一段时间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后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CCl4萃取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中只含有非极性键
B.该有机物与溴水的加成产物只有1种
C.该分子中最多有10个原子共平面
D.该分子中最多有5个碳原子共直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为了说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从U形管的长管口B注入稀硝酸,一直到U形管的短管口A单孔塞下沿且液面不再留有气泡为止.关闭活塞,并用酒精灯在U形管短管下微热.当铜丝上有气泡产生时,立即撤去酒精灯.试回答:
(1)反应一段时间后,除了可以观察到铜丝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还会出现的现象有溶液逐渐变蓝;A处液面下降,B处液面上升.
(2)反应结束后,若将活塞缓缓打开,分液漏斗内有何现象U型管B侧管中硝酸又回落到A侧管内,分液漏斗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3)写出生成一氧化氮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