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2H2(g)+CO(g)═CH3OH(g)
(1)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H)}{{c}^{2}({H}_{2})•c(CO)}$,△H<0(填“>”、“<”或“=”).
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f(填序号).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加入H2加压
e.加入惰性气体加压
f.分离出甲醇
③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CD(填字母).
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c(H2)/c(CH3OH)减小
④某温度下,将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则CO的转化率为80%,此时的温度为250℃.以CH3OH表示该过程的反应速率v(CH3OH)=0.08mol/(L•min).
(2)下图表示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填“>”、“=”或“<”,下同),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C,由状态B到状态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填“升温”或“降温”).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a kJ•mol-1
②2CO(g)+O2(g)=2CO2(g)△H=-b kJ•mol-1
③H2O(g)=H2O(l)△H=-c kJ•mol-1
则,CH3OH(l)+O2(g)=CO(g)+2H2O(l)△H=$\frac{b-a}{2}$-2ckJ•mol-1

分析 (1)①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之积和反应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值;
②要提高C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使得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即可,但是不能增加一氧化碳的投料;
③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加压,据此回答;
④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则转化的CO的物质的量为2.0mol-0.2mol/L×2L=1.6mol,根据三行式计算转化率、反应速率以及平衡常数;
(2)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则氢气的体积分数降低,据此判断温度的高低,温度相等,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和K的关系和反应的吸放热有关,据此回答;
(3)根据题意,反应CH3OH(l)+O2(g)=CO(g)+2H2O(l)可以是$\frac{①-②}{2}$+2×③得到,根据盖斯定律来计算.

解答 解:(1)①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之积和反应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值,即K$\frac{c(C{H}_{3}OH)}{{c}^{2}({H}_{2})•c(CO)}$;放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所以反应是放热的,故答案为:$\frac{c(C{H}_{3}OH)}{{c}^{2}({H}_{2})•c(CO)}$;<;
②要提高C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使得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即可,但是不能增加一氧化碳的投料;
a.反应是放热的,升温会使得平衡逆向移动,降低CO的转化率,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反应物平衡转化率,故b错误;
c.增加CO的浓度会使得一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
d.加入H2加压会使得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升高,故d正确;
e.加入惰性气体加压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不会引起反应物平衡转化率,故e错误;
f.分离出甲醇使得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升高,故f正确;
故选df;   
③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加压;
A.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但是体积减小,c(H2)增加,故A错误;
B.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相当于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
C.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故C正确;
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重新平衡时c(H2)/c(CH3OH)减小,故D正确.
故选CD;
④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则转化的CO的物质的量为2.0mol-0.2mol/L×2L=1.6mol,
所以CO的转化率为$\frac{1.6mol}{2.0mol}$×100%=80%,则
     CO(g)+2H2(g)?CH3OH(g)
起始:1mol/L 3mol/L       0
转化:0.8mol/L 1.6mol/L 0.8mol/L
平衡:0.2mol/L 1.4mol/L 0.8mol/L
所以:k=$\frac{0.8mol/L}{0.2mol/L×(1.4mol/L)^{2}}$=2.041(mol/L)-2,温度应为250℃,以CH3OH表示该过程的反应速率v(CH3OH)=$\frac{0.8mol/L}{10min}$=0.08mol/(L•min),
故答案为:80%;250℃; 0.08;
(2)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压强不变,则氢气的体积分数降低,所以温度T2大于T1,温度相等,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反应是放热的,所以温度升高,K减小,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相等,压强不变,由状态B到状态A,可采用升高温度的办法,故答案为:<;=;升温;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akJ•mol-1
②2CO(g)+O2(g)=2CO2(g)△H=-bkJ•mol-1
③H2O(g)=H2O(l)△H=-ckJ•mol-1
则CH3OH(l)+O2(g)=CO(g)+2H2O(l)可以是$\frac{①-②}{2}$+2×③得到,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的焓变△H=$\frac{b-a}{2}$-2c,故答案为:$\frac{b-a}{2}$-2c.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常数的计算与运用以及等效平衡问题,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有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1)MnO2+4HCl=MnCl2+Cl2+2H2O;
(2)2NaOH+Cl2=NaCl+Na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B、C、D、E五种物质都含1~18号元素中的某一元素,它们按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已知A金属为单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NaDNaOH ENa2CO3
(2)(8分)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C2Na+O2$\frac{\underline{\;点燃\;}}{\;}$Na2O2
A→D2Na+2H2O=2NaOH+H2
B→DNa2O+H2O═2NaOH
B→ENa2O+CO2═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已知298.15K时,可逆反应:Pb2+(aq)+Sn(s)?Pb(s)+Sn2+(aq)的平衡常数K=2.2,若溶液中Pb2+和Sn2+的浓度均为0.10mol•L-1,则此时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
A.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C.处于平衡状态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属于电解质并能导电的物质是(  )
A.熔融的Al2O3B.KNO3晶体C.D.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放浓硫酸;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放澄清石灰水;
(3)集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时,气体应从装置的B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则气体从A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应先装满水,气体从B端通人.
(4)贮气: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A端通人.
(5)量气:若要测定实验室制得的少量O2的体积,则应在瓶内先装满水,再将O2从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对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N>O>S.(填元素符号)
(2)已知水的沸点远高于H2S,这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3)某晶体的晶胞如图1所示,X位于体心,Y位于4个面心,Z位于8个顶点,该晶体中 X、Y、Z的粒子个数比为1:2:1.
(4)Cu2Cl2•2CO•2H2O是一种配合物,其结构如图2所示:
①与CO为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N2
②该配合物中,氯离子的杂化方式为sp3;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 或[Ar]3d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2、H2S、CH4
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2成立;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3成立.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二氧化碳;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震荡.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水雾,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浓硫酸或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西维因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维因分子式为C12H10NO2
B.西维因分子中至少有21个原子共平面
C.1mol西维因最多能与6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反应后的溶液经酸化,可用FeCl3溶液检验西维因是否已经发生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