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如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试回答:(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 和 .
(3)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 和 (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数相平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管液面相平.
考点: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题目要求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潮湿)反应制取氧气,故首先需要制备二氧化碳.只有仪器C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制气原料应该采用大理石和盐酸,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中会含有少量氯化氢.须通过装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这些氯化氢.然后使净化后的二氧化碳通过过氧化钠来制取氧气,该仪器只能选用装置D.此反应属于气体与固体之间的反应,不易反应完全,为了除去生成的氧气中混有未反应的二氧化碳,可以使它们通过仪器A.在测量氧气体积时,为了使测量更为准确,要注意上下移动仪器E中的乙管,使甲、乙两管的液面相平,以使甲管中的气压与大气气压相等,同时视线应与甲管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以减少观察误差.
解答: 解:(1)仪器C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连接3用来除去HCl,4连接6可使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然后连接2可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最后连接8测量气体的体积,所以顺序为53467218(6、7可颠倒),
故答案为:53467218(6、7可颠倒);
(2)只有仪器C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制气原料应该采用大理石和盐酸,可在C中加止水夹,可控制反应的进行,
故答案为:大理石;盐酸;
(3)仪器C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中会含有少量氯化氢,须通过装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这些氯化氢,净化后的二氧化碳通过过氧化钠来制取氧气,为了除去生成的氧气中混有未反应的二氧化碳,可以使它们通过仪器A,故答案为:吸收氧气中未反应的二氧化碳;吸收中混有的HCl;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①读数时要调节E中甲乙的液面使其同一高度;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答案为:a、c.
点评: 本题考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考查气体的制备、除杂、量气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于某一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如果改变某一条件而使生成物浓度增大,则()
A. 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发生了移动
B. 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发生了移动
C. 反应物浓度相应减小
D. 平衡可能发生了移动,也可能没有发生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氯气有毒,所以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 氯气可使湿润的红布条退色,但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
C.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
D. 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A. 46:9 B. 32:9 C. 23:9 D. 1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用米汤检验碘盐中含有碘酸钾
B. 用小苏打可中和胃酸,热纯碱溶液可除油污.小苏打和纯碱可以用石灰水鉴别
C. “84消毒液”和洁厕剂能同时使用,除污垢效果好
D. 用丁达尔效应区别鸡蛋白溶液和食盐水;用明矾可以净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A. 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C. 可能是化合反应 D. 不可能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NO.
②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 mol.
(4)若A、B、X、Y均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