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证明有关物质的性质,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打开活塞C,使液体A与隔板H上的固体B相遇时,即有气体产生,并发现D中蜡烛熄灭;关闭C 打开E时,则看到G中蜡烛燃得更亮,且F中盛放固体为淡黄色.
(1)请判断各仪器中盛放的物质的化学式:
A ; B ;F .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上述有关反应(不包括蜡烛的燃烧): , 2 , .
考点:
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
推断题.
分析:
当打开活塞C,使液体A与隔板上的固体B相遇时,即有气体产生,并发现D中的蜡烛慢慢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关闭C 打开E时,看到G中蜡烛燃烧得更旺,说明进入G中的气体是氧气,A和B反应时,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混合且不需要加热,F中淡黄色固体是Na2O2,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B为不溶性碳酸盐,一般选用CaCO3,A为HCl,通入D中的气体是CO2,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
解:当打开活塞C,使液体A与隔板上的固体B相遇时,即有气体产生,并发现D中的蜡烛慢慢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关闭C 打开E时,看到G中蜡烛燃烧得更旺,说明进入G中的气体是氧气,A和B反应时,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混合且不需要加热,F中淡黄色固体是Na2O2,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B为不溶性碳酸盐,一般选用CaCO3,A为HCl,通入D中的气体是CO2,
(1)通过以上分析知,A是HCl,B是CaCO3,F是Na2O2,
故答案为:HCl;CaCO3;Na2O2;
(2)试管中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F中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 O2 +2CO2 =2Na2 CO3 +O2 ,
F中水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 O2 +2H2O=4NaOH+O2 ↑,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CO2↑+H2O;2Na2 O2 +2CO2 =2Na2 CO3 +O2 ;2Na2 O2 +2H2O=4NaOH+O2 ↑.
点评:
本题以化学实验设计为载体,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根据G和D中蜡烛燃烧状况确定气体的性质结合F进行解答,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 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 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 加入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从1L 1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mL,其浓度仍是1mol•L﹣1 |
| B. | 制成0.5L 10mol•L﹣1的盐酸,需标准状况下氯化氢气体112L |
| C. | 0.5L 2mol•L﹣1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 |
| D. | 10g 98%硫酸(密度为1.84g•cm﹣3)与10mL 18.4 mol•L﹣1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2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 A. | ③④ | B. | ②③④ | C. | ①③④ | D. | 全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 )
| A. | Cu,Fe3+ | B. | Fe2+,Fe3+ | C. | Cu,Cu2+,Fe | D. | Cu,Fe2+,F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A~G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七种烃中:
①常温下含氢量最高的气态烃是 (填对应结构简式).
②能够发生加成的烃有 种.
③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的是 (填对应字母).
④属于芳香烃的是 (填对应分子式)
(2)由D可制取重要的化工原料聚氯乙烯,其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2种,依次是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2:3 B. 3:2:1 C. 6:3:1 D. 6: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