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能生成盐,D与E同主族,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请回答:
(1)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D的单质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这种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3)D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其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氧(写名称).
以下说法中,可以证明上述结论的是bc (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D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
(4)元素A、D、E与钠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HSO32-═SO2↑+H2O.
(5)由元素A、B、D组成的一元酸X为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剂,元素A、F组成的化合物为Y.在等体积、等pH的X、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反应后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则反应过程中两溶液中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X>Y(选填“>”“=”或“<”).
(6)元素F的单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工业上主要是通过电解其钠盐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该气体,假定装入的饱和溶液为100mL(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当测得阴极上产生11.2mL(标准状况)气体时停止通电,将溶液摇匀,此时溶液的pH为12.

分析 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氢;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是碳;题意说明C元素的氢化物溶液为碱性,故是氮元素;E元素为第3周期元素,故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D、E是氧、硫,则F是氯;
(1)C是N元素,其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2)D元素单质与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以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形成的化合物中显负化合价,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4)A、D、E与钠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分别是硫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5)由元素A、B、D组成的一元酸X为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剂,元素A、F组成的化合物为Y,X为醋酸、Y为HCl,pH相等的这两种酸中,醋酸浓度大于盐酸,且反应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出氢离子,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
(6)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阴极上生成氢气、阳极上生成氯气,根据氢气与氢氧根离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再根据离子积常数计算氢离子浓度,从而计算溶液的pH.

解答 解: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氢;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是碳;题意说明C元素的氢化物溶液为碱性,故是氮元素;E元素为第3周期元素,故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D、E是氧、硫,则F是氯.

(1)C是N元素,其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2)D元素单质与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以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
(3)这两种元素分别O、S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O元素,
a.氧、硫同主族,故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沸点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不能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故a错误;
b.S、O形成的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偏向非金属性强的元素,故b正确;
c.氢化物的稳定性可以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而其水溶液酸性强弱不能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故c正确;
d.非金属性强弱与其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弱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氧;b、c;
(4)A、D、E与钠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分别是硫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HSO32-═SO2↑+H2O,
故答案为:H++HSO32-═SO2↑+H2O;
(5)由元素A、B、D组成的一元酸X为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剂,元素A、F组成的化合物为Y,X为醋酸、Y为HCl,pH相等的这两种酸中,醋酸浓度大于盐酸,且反应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出氢离子,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所以反应过程中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HCl,则醋酸反应快,
故答案为:>;
(6)电解NaCl溶液: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Cl2↑+H2↑,故产生OH-的物质的量:n(OH-)=2n(H2)=$\frac{(11.2×1{0}^{-3})L}{22.4L/mol}$×2=10-3mol,c(OH-)=$\frac{1{0}^{-3}mol}{0.1L}$=10-2mol•L-1,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c(H+)=10-12mol•L-1,pH=12,
故答案为:12.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相互关系及运用,为高频考点,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电解原理、弱电解质电离、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综合性较强,难点是(6)的pH计算,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大学实验室对煤矸石(主要含Al2O3、SiO2及Fe2O3)制备聚合氯化铝{[Al2(OH)nCl16-n]m(1≤n≤5,m≤10),简称PAC,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絮凝剂和净水剂}.其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浓盐酸配制20%的盐酸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2)加20%的盐酸酸浸,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
(3)残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结论(填操作、现象):取少量残渣2于小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4)由澄清的PAC稀溶液获得聚合氯化铝固体,该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的PAC粗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是Ca2+
(5)从不引入杂质的角度来考虑,调节溶液pH的试剂可改为BD(填字母).
A.NaOH     B.Al     C.氨水     D.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对于它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B.电解质C.离子化合物D.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CO3B.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CO2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只有BaSO4D.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可能有Ba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pH值相同的HCl(aq)、H2SO4(aq)、CH3COOH(aq)各100mL.
①三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CH3COOH.
②分别用0.1mol/LNaOH(aq)中和,消耗NaOH(aq)最多的是CH3COOH.
③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D.
A.HCl最快      B.H2SO4最快      C.CH3COOH最快      D.一样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短周期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M、W、X、Y+、Z2-的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1、3、4、5、6(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分别和其它四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化合物
B.X、Y、Z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C.Y和Z形成的简单离子都会破坏水的电离
D.W、X、Z对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Fe和Al是两种常用的金属,将它们按一定的质量比组成混合物.
(1)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n 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混合物中的Al的物质的量为$\frac{5n}{168}$.(用含字母的数学式表示)
(2)另取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m 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frac{5m}{56}$g,混合物中Fe的质量为2.5(m-n)g.(用含字母的数学式表示)
(3)向(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经称量发现该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Fe跟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将产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请回答:
①若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变成血红色.
②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OH-═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工厂用硝酸为原料生产亚硝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恰好能被Na2CO3溶液在吸收塔中完全吸收生成NaNO2

(1)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O+NO2+Na2CO3=2NaNO2+CO2↑.
(2)分解塔中需要严格控制硝酸的浓度,目的是控制产物中NO和NO2的比例.
(3)向母液中加入硝酸,发生反应3NaNO2+2HNO3=3NaNO3+2NO↑+H2O,经结晶可制得副产品NaNO3.对该过程中产生的NO的处理方法是回收,补充适量O2后,通入吸收塔中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