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2,4-二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分析 2,4-二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CH32,含几种H,则一氯代物就有几种,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2,4-二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CH32,4个甲基上H相同,分子中共3种H,一氯代物有3种,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为高频考点,把握分子中H原子的种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B.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C.用激光笔验证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D.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钴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元素,钴及其化合物在化工、机械、航空和军事等部门具有广泛的应用.以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等杂质)制取CoC2O4的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完全沉淀的pH 3.7 9.6 9.2 5.2 9.8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将Fe3+、Co3+(填离子符号)还原.
(2)向浸出液中加入NaClO3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6Fe3++Cl-+3H2O.
(3)浸出液中加Na2CO3调pH至5.2时生成的沉淀为Fe(OH)3 Al(OH)3(填化学式),能够生成此沉淀的原因是铝离子、铁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沉淀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2Fe3++3CO32-+3H2O=2Fe(OH)3↓+3CO2↑,从而产生沉淀(用离子方程式结合必要的文字说明).
(4)“除钙、镁”是将溶液中Ca2+与Mg2+转化为MgF2、CaF2沉淀.
已知Ksp( MgF2)=7.35×10-ll、Ksp( CaF2)=1.05×10-10,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中$\frac{c(M{g}^{2+})}{c(C{a}^{2+})}$=0.7
(5)滤液Ⅱ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除去Mn2+,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使用萃取剂适宜的pH是b(填字母).
a.接近2.0
b.接近3.0
c.接近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X、Y、Z、Q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R是长周期元素,X原子的电子占据2个电子层且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Y的基态原子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Z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Q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R+离子只有三个电子层且完全充满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X、Y、Z、Q、R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X元素为C,X、Y、Z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
(2)已知Y2Q2分子存在如图所示的两种结构(球棍模型,短线不一定代表单键):

该分子中Y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2
(3)X与Y元素可以形成一种超硬新材料,其晶体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该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BCD(填写字母序号).
A.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此晶体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
C.晶体的化学式是X3Y4
D.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4)有一种AB型分子与Y单质分子互为等电子体,它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其化学式为CO.
(5)R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2分)),R与Z形成的某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2O,该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frac{288}{aNA}$cm3(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13O9
B.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C.1 mol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  mol NaOH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分子结构中有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取0.1mol•L-1 H2X溶液与0.2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Na+)=2c(X2-B.c(OH-)=c(H+)+2c(H2X)+c(HX-
C.c(X-)>c(Na+)>c(OH-)>c(H+D.c(Na+)+c(H+)=c(OH-)+c(X2-)+c(H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在生活中可用做发酵粉
B.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C.可溶性铁盐或铝盐可用于净水
D.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硅芯片和光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室温下,向10mL 0.1mol/L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粒子的数目减小
B.再加入CH3COONa固体能促进醋酸的电离
C.稀释醋酸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D.溶液中$\frac{c(C{H}_{3}CO{O}^{-})}{c(C{H}_{3}COOH)•c(O{H}^{-})}$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CH4(g)+C2H2(g)+H2(g)△H1=156.6kJ/mol
C3H6(g)→CH4(g)+C2H2 (g)△H2=32.4kJ/mol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g)+H2(g)的△H=+124.2kJ•mol-1
(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反应方程式为C3H8+10CO32--20e-=13CO2+4H2O;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负(填“正”或“负”)极.
(3)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 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步电离,则H2C03═O3-+H+的平衡常数K1=4.2×10-7mo1/L.(已知10-5.60=2.5×10-6
(4)常温下,0.1mo1/L 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c(CO32-)(填“>”、“=”或“<”),原因是因为NaHCO3溶液中既存在电离平衡:HCO3-?CO32-+H+,又存在水解平衡:HCO3-+H2O?H2CO3+OH-,而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用简要的文字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