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资料显示:氯化铁为共价化合物.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i.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ii.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iii.B中溶液变蓝
(1)现象i中的白雾是HCl小液滴,形成白雾的原因是FeCl3•6H2O 受热水解,生成HCl 气体,同时受热失去结晶水,HCl和H2O 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2)分析现象 ii,该小组探究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
a.加热FeCl3•6H2O,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b.用KSCN 溶液分别检验现象 ii 和a 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
通过该实验说明现象 ii 中黄色气体含有FeCl3
(3)除了氯气可使B中溶液变蓝外,推测还可能的原因是:
①实验b 检出的气体使之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2I-=2Fe2++I2.实验证实推测成立.
②溶液变蓝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KI淀粉溶液,再滴入几滴 HCl溶液,在空气中放置,若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则推测成立.
(4)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 Cl2,小组提出两种方案,均证实了Cl2的存在.
方案1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B中溶液变为蓝色
方案2将B中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检验 Fe2+B中溶液呈浅橙红色;未检出Fe2+
①方案1 的洗气瓶C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Cl溶液.
②方案2 中检验 Fe2+的原因是排除Fe3+将Br-氧化成Br2 的可能性.
(5)将A中产物分离得到Fe2O3和MnCl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MnO2+4FeCl3•6H2O$\frac{\underline{\;\;△\;\;}}{\;}$2Fe2O3+3MnCl2+3Cl2↑+24H2O.

分析 (1)FeCl3•6H2O 受热失去结晶水,同时水解,生成HCl气体,HCl和H2O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2)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用KSCN 溶液检验现象ii 和A 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说明含有FeCl3
(3)①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②作对照实验,需要除去Cl2 和Fe3+的干扰才能检验酸性情况下的O2 影响,所以最好另取溶液对酸性情况下氧气的影响进行检验.因为原题中存在HCl气体,所以酸化最好选用盐酸;
(4)①方案1:除去Cl2中的FeCl3 和O2(H+),若仍能观察到B中溶液仍变为蓝色,则证明原气体中确实存在Cl2,Cl2 中的氯化氢的去除使用饱和NaCl溶液,饱和NaCl溶液也可以让FeCl3 溶解,并且除去O2 影响过程中提供酸性的HCl气体,从而排除两个其他影响因素;
②方案2:若B中观察到浅橙红色,则证明有物质能够将Br-氧化成Br2,若未检查到Fe2+,则证明是Cl2 氧化的Br-,而不是Fe3+.另外,因为还原剂用的不是I-,可不用考虑O2(H+)的影响问题;
(5)二氧化锰与FeCl3•6H2O 反应生成Fe2O3、MnCl2、Cl2及水,据此结合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FeCl3•6H2O 受热失去结晶水FeCl3•6H2O$\frac{\underline{\;\;△\;\;}}{\;}$FeCl3+6H2O,同时水解FeCl3+3H2O?Fe(OH)3+3HCl,生成HCl气体,HCl和H2O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而形成白雾,
故答案为:HCl小液滴;FeCl3•6H2O 受热水解,生成HCl 气体,同时受热失去结晶水,HCl和H2O 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2)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Fe3++3SCN-=Fe(SCN)3,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用KSCN 溶液检验现象ii 和A 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说明含有FeCl3
故答案为:FeCl3
(3)①碘离子具有还原性,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两者反应,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
故答案为:2Fe3++2I-=2Fe2++I2
②FeCl3•6H2O 受热水解,生成HCl气体,作对照实验,需用盐酸酸化,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KI-淀粉溶液,再滴入几滴HCl溶液,在空气中放置,观察一段时间后溶液是否变蓝,若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则推测成立,
故答案为: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KI淀粉溶液,再滴入几滴 HCl溶液,在空气中放置,若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则推测成立;
(4)①方案1:氯化铁能氧化碘离子,氧气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碘离子,所以需除去Cl2中的FeCl3 和O2(H+),若仍能观察到B中溶液仍变为蓝色,则证明原气体中确实存在Cl2,使用饱和NaCl溶液,可以让FeCl3 溶解,并且除去O2 影响过程中提供酸性的HCl气体,从而排除两个其他影响因素,
故答案为:饱和NaCl溶液;
②方案2:若B中观察到浅橙红色,为溴水的颜色,则证明有物质能够将Br-氧化成Br2,铁离子不能氧化溴离子,若未检查到Fe2+,则证明是Cl2氧化的Br-,而不是Fe3+.另外,因为还原剂用的不是I-,可不用考虑O2(H+)的影响问题,
故答案为:排除Fe3+将Br-氧化成Br2 的可能性;
(5)二氧化锰与FeCl3•6H2O 反应生成Fe2O3、MnCl2、Cl2及水,反应方程式为:3MnO2+4FeCl3•6H2O$\frac{\underline{\;\;△\;\;}}{\;}$2Fe2O3+3MnCl2+3Cl2↑+24H2O,
故答案为:3MnO2+4FeCl3•6H2O$\frac{\underline{\;\;△\;\;}}{\;}$2Fe2O3+3MnCl2+3Cl2↑+24H2O.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性质探究实验,侧重对原理分析、陌生方程式的书写等考查,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则该有机物与氢气完全反应后产物的一氯代物的结构有(  )
A.6种B.7种C.8种D.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青蒿素能发生还原反应
B.双氢青蒿素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键和酯基、醚键
D.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有2个六元环和2个七元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现有a mol/L 的NaX和b mol/L的NaY两种盐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且c(X-)=c(Y-)+c(HY),则HX为强酸
B.若a=b且pH(NaX)>pH(NaY),则c(X-)+c(OH-)>c(Y-)+c(OH-
C.若a>b且c(X-)=c(Y-),则酸性HX>HY
D.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Na+)=(a+b) mol/L(忽略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6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32g O3的混合物中,含有O原子数目为3NA
B.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和1 mol 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离子总数为7NA
C.1 mol NaBH4中离子键的数目为2NA
D.在K35ClO3+6H37Cl═KCl+3Cl2↑+3H2O中,若生成71 g Cl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frac{5}{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为了测定乙醇的结构式,有人设计了无水酒精与钠反应的实验装置和测定氢气体积的测量装置.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开启活塞b,液体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无法确定(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原因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
(2)装置B中读数时应该使量筒或右侧玻璃导管的高度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
(3)实验前预先将小块钠在二甲苯中融化成小钠珠,冷却后倒入烧瓶中,其目的是增大无水乙醇与钠的接触面积,使之充分反应.
(4)如果将此实验的数据视作标准状况下的数据,无水酒精的密度为ρ g•cm-3,V mL酒精反应完全后,量筒内的液面读数为m mL,则乙醇分子中能被钠取代的氢原子数可表示为$\frac{23m}{5600ρV}$.(用含上述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即可)
(5)若实验所测定的结果偏高,可能引起的原因是①②(填写编号).
①反应完毕立刻读数②无水酒精中混有少量甲醇
③无水酒精与钠的反应不够完全④排水后量气装置导管内有水残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D
A.碱性锌锰电池中,MnO2是催化剂            
B.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Ag2O被还原为Ag
C.放电时,铅酸蓄电池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D.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Ⅱ.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某含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S(还含少量FeS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所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ZnO.
(2)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浸出操作.
(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锌粉,其作用是置换出Fe等.
(4)电解沉积过程中的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Pb-Ag合金惰性电极,阳极逸出的气体是O2
(5)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ZnS+4H++O2=2Zn2++2S↓+2H2O.
(6)我国古代曾采用“火法”工艺冶炼锌,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该炼锌工艺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C$\frac{\underline{\;高温\;}}{\;}$Zn+3CO↑.(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倭铅是指金属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原因是铝化学性质活泼、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Z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具有磁性.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两种气体.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单质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ⅡA族,UW2的电子式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在高温下与水反应3Fe+4 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3)U、V、W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H2O>NH3>CH4(写化学式),V元素的氢化物极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NH3与H2O间能形成氢键,该氢化物与空气可以构成一种环保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KOH,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