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6.4 g铜片和10 mL 18 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完成,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后铜片完全消失。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打开活塞a之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活塞a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集气瓶内的导管未画全,请直接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际上,在打开活塞a之前硫酸仍有剩余。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通过计算确定余酸的物质的量。他测定SO2的方法是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装置D,从而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你认为甲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中D装置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全部移入到烧杯中稀释,并按正确操作配制100 mL溶液,再取20 mL于锥形瓶中,用________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选择该指示剂的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若耗去a mol/L氢氧化钠溶液b mL,则原余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用含a、b的表达式来表示)。
解析:(1)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与Cu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有O2存在时,Cu与稀硫酸发生反应:2Cu+2H2SO4
+O2===2CuSO4+2H2O。
②S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B装置中导管应长进短出。
(2)①用排液体法测气体体积,为了减小误差,气体的溶解度应尽可能的小,选择饱和NaHSO3溶液。
②由于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应选择变色范围接近的指示剂,以减小滴定误差,故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设余酸的物质的量为n,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a mol/L×b×10-3 L=ab×10-3 mol。
H2SO4 + 2NaOH===Na2SO4+2H2O
1 2
n× ab×10-3 mol
故n= mol,即原余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答案:(1)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Cu+2H2SO4+O2===2CuSO4+2H2O ②
(2)①饱和NaHSO3 ②甲基橙 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若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溶液中的Cu2+会和NaOH反应,Cu(OH)2的蓝色会干扰滴定终点的正确判断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若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则原混合溶液中Fe3+和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2∶7 B.1∶7
C.7∶1 D.5∶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 现象 |
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 |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
| 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得到不同的氯化物
B.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为淡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I-
C.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
D.C、N、S三种单质直接与O2反应都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卤代烃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的是
( )
① ②CH3CH2CH2Br ③CH3F
④CH3CH2Br ⑤C(CH3)3CH2Br
⑥CH(CH3)2C(CH3)2Br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苯酚晶体放入少量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冷却至50 ℃形成乳浊液
B.苯酚可以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苯酚易溶于NaOH溶液中
D.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强,比醋酸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医学上最近合成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该物质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12H19O4
B.是乙醇的同系物
C.可发生氧化反应
D.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