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按要求填空:
(1)将质量比为7:15的N2和NO混合,则混合气体中N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1;22克该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6.8 L.
(2)在氯化镁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若Mg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3时,则Mg2+与SO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8:5
(3)将8g铁片放入100mL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Cu2+全部被还原时,“铁片”变为8.4g,则原c(CuSO4)为0.5mol/L.
(4)使4.48L CO2气体迅速通过Na2O2固体后得到3.36L(标准状况下)气体,这3.36L气体的质量是6 g.

分析 (1)利用n=$\frac{m}{M}$=$\frac{N}{{N}_{A}}$=$\frac{V}{{V}_{m}}$计算物质的量及其比值,利用构成来计算原子个数比,以此解答;
(2)Cl-与Mg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则可以分别设出氯化镁和硫酸镁的物质的量,然后判断即可;
(3)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利用差量法来计算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
(4)根据差量法计算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判断3.36L气体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再根据n=$\frac{V}{{V}_{m}}$各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各组分质量并求和.

解答 解:(1)由质量比为7:15的N2和NO混合,设混合气体中N2和NO的质量分别为28g、60g,
则N2的物质的量为$\frac{28g}{28g/mol}$=1mol,NO的物质的量为$\frac{60g}{30g/mol}$=2mol,
即混合气体中N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mol:2mol=1:2,
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mol×2+2mol×1mol):2mol=2:1,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frac{28g+60g}{1mol+2mol}$=29.3g/mol,22克该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frac{22g}{29.3g/mol}×22.4L/mol$=16.8L,
故答案为:1:2;2:1;16.8 L;
(2)设氯化镁的物质的量为x,硫酸镁的物质的量为y,依据题意有$\frac{x+y}{2x}=\frac{4}{3}$,解得$\frac{x}{y}$=$\frac{3}{5}$,所以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x+y=$\frac{8x}{3}$,硫酸根的物质的量=y=$\frac{5x}{3}$.两者的比值为8:5,故答案为:8:5;
(3)设原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
Fe+CuSO4═FeSO4+Cu△m
       1mol                 64g-56g=8g
         xmol              8.4g-8g=0.4g
所以1mol:xmol=8g:0.4g
解得x=0.05,
则原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frac{0.05}{0.1}$=0.5mol/L,故答案为:0.5;    
(4)令参加反应的CO2气体的体积为a,生成的O2的体积为b,则:
2CO2+2Na2O2=Na2CO3+O2 △V
2                                     1     1
a                                     b   4.48L-3.36L=1.12L
解得:a=2.24L,b=1.12L,
因生成氧气的体积1.12L,小于3.36L,故二氧化碳有剩余,所以3.36L气体中CO2体积为4.48L-2.24L=2.24L,O2的体积为1.12L,
则3.36L气体的质量为$\frac{2.24L}{22.4L/mol}$×44g/mol+$\frac{1.12L}{22.4L/mol}$×32g/mol=6.0g,故答案为:6.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巧设物质的质量可简化计算,并熟悉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及常见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计算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向下列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物质后,原溶液不可能变浑浊的是(  )
饱和溶液加入的少量物质
ANaHCO3石灰水
B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Na2CO3CO2
DCa(OH)2CaCl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1)已知反应:①C(s)+$\frac{1}{2}$O2(g)=CO(g)△H1=-110.5kJ•mol-1
②C(s)+O2(g)═CO2(g)△H2=-393.5kJ•mol-1
写出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1
(2)搭载神舟十一号航天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助推器、芯一级、芯二级应用的燃料全部是液态偏二甲肼和液态四氧化二氮.其中偏二甲肼(C2H8N2)为火箭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为氧化剂,当它们混合时,立即产生大量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若0.1mol 偏二甲肼与N2O4完全反应时,放出 526.6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2H8N2(l)+2N2O4(l)═2CO2(g)+3N2(g)+4H2O(g)△H=-5266.5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20℃,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和NaY,已知往NaX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只能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少量CO2能生成HY和Na2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HX<HY
B.结合H+的能力Y->CO32->X->HCO3-
C.溶液的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D.HX和HY酸性相同,但比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  )
A.看外观B.加热
C.分析粒子直径大于10-7cmD.发生丁达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同周期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中Z最小.W与X同主族,其最高化合价是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Z>Y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X
C.Y、Z、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够两两发生反应
D.简单离子的还原性:X>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酸性:H2SO3<H2SO4,某同学在注射器中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蘸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按下列图示装置,用导线将电极连接起来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值下降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节能减排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工业生产中联合生产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如图是几种工业生产的联合生产工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为电解池(惰性电极),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A为Cl2(填化学式),阴极反应式为2H++2e-=H2 ↑.
(2)装置丙的反应物为Ti,而装置戊的生成物为Ti,这两个装置在该联合生产中并不矛盾,原因是进入装置丙的Ti含有的杂质较多,从装置戊中出来的Ti较为纯净装置戊进行反应时需要的环境为C(填字母序号).
A.HCl气体氛围中      B.空气氛围中        C.氩气氛围中      D.水中
(3)装置乙中发生的是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CO(g)+2H2(g)=CH3OH(g)△H<0.
①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250350
K2.041x
符合表中的平衡常数x的数值是B(填字母序号).
A.0      B.0.012      C.32.081      D.100
②若装置乙为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不同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c(CO)/mol•L-1c(H2)/mol•L-1c(CH3OH)/mol•L-1
0min0.8mol•L-11.6mol•L-10
2min0.6mol•L-1y0.2mol•L-1
4min0.3mol•L-10.6mol•L-10.5mol•L-1
6min0.3mol•L-10.6mol•L-10.5mol•L-1
反应从2min到4min之间,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2.5%,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填字母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H2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