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表是500m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成分的质量(g)摩尔质量(g•mol-1
蔗糖25.00342
硫酸钾0.87174
阿司匹林0.17180
高锰酸钾0.316158
硝酸银0.02170
(1)下列“鲜花保鲜剂”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4mol/L(要求:用原始数据写出表达式即可,不需要化简与计算)
(2)配制上述“鲜花保鲜剂”所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带砝码)、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填所缺仪器的名称).
(3)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的是BD.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4)若要配制0.5mol/L 500mL的硫酸溶液,则: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15mL量筒最好;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注入水中并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

分析 (1)K+来自高锰酸钾、硫酸钾的电离,由n=$\frac{m}{M}$计算高锰酸钾、硫酸钾的物质的量及所含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依据C=$\frac{n}{V}$计算;
(2)根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实验步骤排序;
(3)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frac{n}{V}$分析判断;
(4)①依据C=$\frac{1000ρω}{M}$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需要浓硫酸体积;
②依据浓硫酸体积选择合适规格量筒;
③依据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解答;

解答 解:(1)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n(KMnO4)=$\frac{0.316g}{158g/mol}$=0.002mol;
硫酸钾的物质的量为n(K2SO4)=$\frac{0.87g}{174g/mol}$=0.005mol,
n(K+)=n(KMnO4)+2n(K2SO4)=0.002mol+2×0.005mol=0.012mol,所以c(K+)=$\frac{0.012mol}{0.5L}$=0.024mol/L;
故答案为:0.024mol/L;
(2)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所以需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外、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可用可不用)等,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A不选;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B选;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净,氯化钠能够与硝酸银反应,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产生误差,故C不选;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属于正确操作,溶液浓度准确,故D选;
故选:BD;
(4)①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C=$\frac{1000×1.84×98%}{98}$=18.4mol/L,配制0.5mol/L 500mL的硫酸溶液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V×18.4mol/L=0.5mol/L×500mL,解得V=13.6mL;
故答案为:13.6;
②量取13.6mL溶液,应选择15mL量筒;
故答案为:15;
③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注入水中并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
故答案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注入水中并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2mol NH3的反应热是△H=-92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反应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温度一定时,不同的起始条件下可逆反应建立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和转化率一定是定值
B.依据焓判据:NH4HCO3受热分解可自发进行
C.大多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限度
D.FeCl3与KSCN反应达到平衡时,向其中滴加少量KCl溶液,则溶液颜色变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  )
A.200mL 2 mol/LMgCl2溶液B.1000mL 2.5 mol/L NaCl溶液
C.300mL 5 mol/L KCl溶液D.250mL 1 mol/L Fe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室温下将a mL三种一元酸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表:
组别c(一元酸)c(NaOH)/mol•L-1混合溶液的pH
c(HX)=0.1mol•L-10.1pH=x
c(HY)=0.1mol•L-10.1pH=7
c(HZ)=0.1mol•L-10.1pH=9
(1)上述这三种酸中一定属于强酸的是HY,丙组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Z+OH-═H2O+Z-,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mol•L-1
(2)部分实验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如图:

①表示乙组实验的pH变化曲线是图1(填“图1”或“图2”)
②以上两图中表示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BE.
(3)常温下,将pH=3的盐酸a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①浓度为1.0×10-3 mol•L-1的氨水b L
②c(OH-)=1.0×10-3 mol•L-1的氨水c L
③c(OH-)=1.0×10-3 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d L.则a、b、c、d的大小关系是b>a=d>c.
(4)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图3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B(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m2.则m1 <m2(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X、Y是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且X的原子序数比Y大4.
Ⅰ.若X的氧化物、氯化物都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1)含有X元素的一种盐溶液和Y的一种气态氧化物均是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漂白剂,则等物质的量的二者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Ca(ClO)2=CaSO4↓+HClO+HCl
(2)酸性土壤改变会施用X的一种气态氧化物,但不能与氮肥同时施用,原因为CaO遇水生成碱,铵态氮肥会与碱反应生成NH3,而降低肥效
Ⅱ.若X是金属性最强的短周期元素
(3)单质X着火,可用沙子 来灭火.
(4)Y与氢元素能形成一种摩尔质量为43g/mol的共价化合物,已知该物质受到撞击即可放出大量的气体,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HN3$\frac{\underline{\;撞击\;}}{\;}$H2↑+3N2
Ⅲ.若X的离子半径是第三周期离子半径最小的
(5)Y与钙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Y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之一是OY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2+2OH-=OF2↑+2F-+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中都属于毒品的是(  )
A.冰毒、黄连素B.海洛因、冰毒C.大麻、摇头丸D.黄曲霉素、尼古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CO和H2O(g)浓度变化如图
(1)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3mol•L-1•min-1
(2)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c(C{O}_{2})×c({H}_{2})}{c(CO)c({H}_{2}O)}$(写表达式).
(3)该反应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增大,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表.
时间(min)COH2OCO2H2
00.2000.30000
20.1380.2380.0620J062
3c1c2c3c3
4c1c2 c3c3
50.11602160.084 
60.0960.2660.104 
①c1数值大于0.08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D,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A.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