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A、B、C、D、E是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元素基态原子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同,A与D可形成两种常见液态化合物G、H,其原子数之比分别为1:1和2:1.E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M、N层电子数之和.请回答下列各题(涉及元素请用相应化学符号表示):
(1)B、C、D三种元素中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排序为O>N>C(用元素符号回答),其中D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1s22s22p4
(2)在B的基态原子中,核外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3)由E和D形成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体中E2+周围等距且最近的E2+有12个;E和B可形成的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图2所示),但该晶体中含有B22-的存在,晶体中E2+的配位数为6,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4)用高能射线照射液态H时,一个H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阳离子.
①释放出来的电子可以被若干H分子形成的“网”捕获,你认为H分子间能形成“网”的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②由H分子释放出一个电子时产生的一种阳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试写出该阳离子与SO2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O++SO2=4H++SO42-

分析 A、B、C、D、E是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A为H元素;B元素基态原子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故B为碳元素;A与D可形成两种常见液态化合物G、H,其原子数之比分别为1:1和2:1,则D为O元素、G为H2O2、H为H2O;C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则C为N元素;E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M、N层电子数之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2=20,则E为Ca,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A、B、C、D、E、F是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A为H元素;B元素基态原子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故B为碳元素;A与D可形成两种常见液态化合物G、H,其原子数之比分别为1:1和2:1,则D为O元素、G为H2O2、H为H2O;C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则C为N元素;E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M、N层电子数之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2=20,则E为Ca.
(1)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则电负性:O>N>C;
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C、N、O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O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
故答案为:O>N>C;1s22s22p4
(2)B为碳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核外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故答案为:2;
(3)某化合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以顶点的E2+研究,与之等距且最近的E2+位于面心,每个顶点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面心为2个晶胞共用,故晶体中E2+周围等距且最近的E2+有$2\frac{3×8}{\;}$=12个,
E和B可形成的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但该晶体中含有的哑铃形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晶体中E2+的配位数为6,该化合物为CaC2,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12;6;
(4)用高能射线照射液态水时,一个水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阳离子为H2O+
①水分子间能形成“网”的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故答案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②由H分子释放出电子时产生的一种阳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该阳离子与SO2水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2O++SO2=4H++SO42-
故答案为:2H2O++SO2=4H++SO42-

点评 本题较为综合,涉及晶胞计算、元素推断、电负性、核外电子排布、氢键与信息给予题,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图象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S(g)比S(s)的能量低
C.
白磷比红磷稳定
D.
CO(g)+H2O(g)═CO2(g)+H2(g)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是一些常见的有机物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③均属于加成反应B.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醇溶液可除去暖瓶中的水垢D.反应④、⑤、⑥、⑦均属于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相关图示及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可用于除去NO气体中的NO2杂质
B.
向图装置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可以说明铁还没有发生吸氧腐蚀
C.
装置用于灼烧碎海带以证明海带中存在I-
D.
图中的E1可表示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应反应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X、Y为金属元素,Z、W为非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Y的单质可与NaOH溶液反应.
(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1<S<A1(用元素符号表示).
(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2Al2O3$\frac{\underline{\;\;\;电解\;\;\;}}{冰晶石}$4Al+3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X与Y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单质X与NaOH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e+2NaOH$\frac{\underline{\;\;△\;\;}}{\;}$ Na2BeO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药厂在合成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时使用到中间体有机物M,图为有机物M()的合成路线:

已知:①B是石油裂解的主要产物,其产量用于衡量化工发展的水平.
②R?-CHO+Rˊ-CH2COOR$\stackrel{CH_{3}CH_{2}ONa}{→}$
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名称是乙酸苯甲酯;C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
(2)反应条件①为Cl2、光照.
(3)C7H7C1→A的化学方程式为.A+D→E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4)F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对于反应Zn(s)+H2SO4(aq)═ZnSO4(aq)+H2(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反应物或生成物都能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B.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
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
D.若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标准状况下正极放出11.2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装置中,当线路接通时,发现M 滤纸(用Na2SO4溶液的石蕊试液浸润过)的a端显蓝色,b端显红色,且知甲中电极材料是锌、银,乙中电极材料是铂、铜,且乙中两电极不发生变化.回答:
(1)甲、乙分别是什么装置?原电池、电解池.
(2)写出A、B、C、D的电极名称以及电极材料和电极反应式.
A极:(负极Zn ):Zn-2e-=Zn2+;     B极:(正极Ag):Cu2++2e-=Cu;
C极:(阳极Pt):4OH-+4e-=2H2O+O2↑;     D极:(阴极Cu):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用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叙述Ⅰ叙述Ⅱ
A纳米铁粉有很好的吸附性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
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
B硅胶可以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SO3有毒不能做食品防腐剂
D肥皂水显碱性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