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甲的阳离子比同价态的金属乙的阳离子氧化性强,则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
B.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过溶液流向正极
C.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的阳离子向阴极迁移
D.在铁制品上镀银,铁做正极,银做负极

分析 A、金属甲的阳离子比同价态的金属乙的阳离子氧化性强,则金属乙比金属甲活泼.
B、电子不能进入溶液.
C、电解质溶液的阳离子向阴极迁移.
D、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

解答 解:A、金属甲的阳离子比同价态的金属乙的阳离子氧化性强,则金属乙比金属甲活泼,故A错误.
B、电子不能进入溶液,所以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故B错误.
C、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的阳离子向阴极迁移,故C正确.
D、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所以在铁制品上镀银,铁做阴极,银做阳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化学原理,难度不大,明确电镀和电解池、原电池的原理都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电极a为Zn,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2)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Zn电极流向Cu电极.
(3)当a极溶解的质量为6.5g时,有0.2mol电子通过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结构简式表示的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共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将锌、铜通过导线相连,置于稀硫酸中.
(1)锌片上的现象是锌片逐渐溶解,电极反应为Zn-2e-═Zn2+
(2)铜片上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电极反应是:2H++2e-=H2↑;
(3)电流由铜经导线流向锌,说明铜为正极,锌为负极.
(4)当收集到氢气4.48L(标况下)时,通过导线的电子为0.4mol.
(5)若将电解质溶液换成硫酸铜溶液,能否形成原电池?能若能,请写出正极反应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Cu2++2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查资料得: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B(填序号).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来区别       D. 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2)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填序号).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3)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将Fe2+转化为Fe3+,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C(填序号).
A.Cl2       B.Fe      C.H2O2         D.HNO3
(4)某同学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NaNO2溶液中,观察到紫色褪去,同时生成NO3-和Mn2+,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H++5NO2-+2MnO4-═NO3-+2Mn2++3H2O.
(5)已知FeSO4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高铁酸钾(K2FeO4),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绿色水处理剂,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高铁酸钾作为水处理剂发挥的作用是净水、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当转移6mol电子时,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
A.8molB.4molC.2molD.6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氮化硼(BN)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溶点3000℃,可以作润滑剂、高级耐火材料和超硬材料.某兴趣小组以下图装置用NH3与B2O3固体在高温下制备少量氮化硼.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Ⅰ-Ⅱ-Ⅲ-Ⅳ,则化合物X是氢氧化钙,装置Ⅱ中的药品和仪器是碱石灰 和干燥管.
(2)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2O3+2NH3$\frac{\underline{\;高温\;}}{\;}$2BN+3H2O.
(3)装置Ⅳ中广口瓶里盛装的是水,其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氨气,进尾气的入口是b (填“a”或“b”)
(4)为防止装置内空气中的O2对制备反应的不利影响,则检验装置内空气被排尽的方法是先加入药品,连接装置Ⅰ、Ⅱ、Ⅲ,加热Ⅰ,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装置末导管口检验,若变蓝色,则说明空气已排尽.
(5)反应前瓷舟皿中盛有8.4g B2O3固体,反应结束后称得瓷舟皿中固体为6.4g,则氮化硼的产率为83.3%(保留百分号前一位小数).
(6)NH3与BCl3在高温下反应也能制备氮化硼,请从产物影响分析,工业上往往采用NH3与B2O3在高温下制备氮化硼的原因是用NH3与BCl3在高温下反应制备氮化硼的同时会产生氯化氢,氯化氢对设备腐蚀,导致成本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装置①依据两容器内气体颜色变化,判断反应2NO2(g)?N2O4(g)平衡移动的方向
B.装置②依据反应后U管两边液面的高低,判断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C.装置③测定稀强酸与稀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D.装置④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加持仪器略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将10.6gNa2CO3溶于水配成1L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使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1)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多少?
(2)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