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B中现象。
操作(1):先夹止水夹a,使A管开始反应。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 ,B中发生的主要的化学反应有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还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操作(2):打开止水夹a,使A管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a,实验中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
操作(1):液面升高开始有白色沉淀,随后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2NaOH + FeSO4 == Na2SO4 + Fe(OH)2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操作(2):液面升高产生白色沉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奉贤区二模)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   作 现   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液体Y,加强热; A中有白雾生成,红色固体Z的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红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气体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2)C中可溶性钡盐溶液X为
硝酸钡
硝酸钡
.实验过程中,发现液体Y不能很顺利地滴下,则可如何改进:
将分液漏斗改为恒压漏斗
将分液漏斗改为恒压漏斗

(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的产生原因,甲同学认为是
空气参与了反应
空气参与了反应
,乙同学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同学在原有操作之前,先通N2一段时间.乙同学则在A、B间增加盛有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D.
甲、乙各自进行实验,B中现象分别如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空气、白雾均是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白雾是主要原因
空气、白雾均是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白雾是主要原因

 甲  大量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定
 乙  少量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4)丙将甲乙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联合试验,发现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红棕色气体.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SO2+2H2O+3Ba(NO32═3BaSO4↓+2NO↑+4HNO3
3SO2+2H2O+3Ba(NO32═3BaSO4↓+2NO↑+4HNO3

(5)丁同学认为丙选择的两种钡盐比较相似,于是丁在丙的基础上将B、C中的钡盐分别换成过量新制的醋酸钡溶液、Ba(AlO22溶液,发现B、C中均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该沉淀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C中沉淀为
BaSO3、氢氧化铝
BaSO3、氢氧化铝
.实验室里欲获得该沉淀,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烧杯、漏斗、玻璃棒
烧杯、漏斗、玻璃棒

(6)结合实验目的,根据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SO2与可溶性钡的弱酸盐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
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SO2与可溶性钡的弱酸盐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对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CO2)。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的氧化铁与炭粉的混合物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完全反应(如下图),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实验装置

(3)查阅资料:N2不与炭粉以及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于隔绝氧气进行反应。

(4)实验操作:

①称取5.2 g氧化铁与炭粉的混合粉末,放入48.48 g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连接后必不可少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克

(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克,氧元素质量为0.96克

(6)得出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反应生成的气体为CO和CO2,而且同条件下体积比为1:1,原假设不成立,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对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CO2)。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的氧化铁与炭粉的混合物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完全反应(如下图),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实验装置

(3)查阅资料:N2不与炭粉以及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于隔绝氧气进行反应。

(4)实验操作:

①称取5.2 g氧化铁与炭粉的混合粉末,放入48.48 g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连接后必不可少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克。

(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克,氧元素质量为0.96克。

(6)得出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反应生成的气体为CO和CO2,而且同条件下体积比为1∶1,原假设不成立,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金属钼(Mo)可以增强合金的某些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下图是化工生产中制备金属铝的实验流程图(已知铝酸为难溶于水和酸的黄色晶体):

(1)在灼烧铝矿时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当有1mol MoS2反应时,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步骤①中,灼烧钼矿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步骤③中需要加入过量硝酸,检验硝酸过量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拟选用如下装置,用氢气还原三氧化铝,同时检验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两次使用到C装置,则装置D中所盛的药品是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②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代号)。

a.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b.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c.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d.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停止通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苍山一中高三(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Ⅰ.某学生设计了用新制氯水、KSCN溶液、0.1mol?L-1FeCl2溶液探究Fe2+和Fe3+的转化条件实验.操作为:取少量久置的FeCl2溶液,滴加KSCN溶液,再滴入氯水.
(1)写出该实验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2)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异常现象,FeCl2溶液滴入KSCN后就出现了浅红色,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______;
(3)由上述异常现象该同学联想到用KI淀粉溶液检验食用盐中IO3-的实验,检验原理是:IO3-+5I-+6H+=3I2+3H2O.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现象
1取少量加碘食盐溶解,滴入几滴稀硫酸,滴入少量KI淀粉溶液,振荡溶液变蓝
2取少量NaCl溶解,滴入几滴稀硫酸,滴入少量KI淀粉溶液,振荡溶液变蓝
3取少量水…溶液变蓝
根据分析你认为实验3中的内容应为______,实验2、3异常现象最可能是发生了______离子反应,因此其实KI淀粉溶液并不能确定食盐中IO3-的存在.
(4)经讨论,将KI换成其他试剂重新设计方案并取得了成功.你认为代替KI的可以是______
A.Na2SO3    B.Vc     C.FeSO4    D.FeCl3

Ⅱ.从X、Y两种溶液中分离固体X、Y的方法为
(1)实验甲中a应具有的性质为______;
(2)实验乙一般在______条件下实现,并借助下图中______装置分离出Y.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