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实验室需要0.1mol/L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5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号),仪器C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本实验所需玻璃仪器E规格和名称是500mL容量瓶.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BCD(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D.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在配制NaOH溶液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浓度
小于0.1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则所配制溶液浓度大于0.1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mL、25mL、50mL量筒,应选用25.0mL规格的量筒最好.
(5)如果定容时不小心超过刻度线,应如何操作重新配制.

分析 (1)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确定用不到的和缺少的仪器;依据配制溶液的体积选择需要容量瓶规格;
(2)容量瓶为精密仪器不能稀释浓溶液、不能用于溶解固体、储存溶液等;
(3)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frac{n}{V}$进行误差分析;
(4)依据C=$\frac{1000ρω}{M}$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稀释过程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据此计算需要浓硫酸体积和使用量筒规格;
(5)错误的操作发生后,能补救的就补救,不能补救的则重新配制;

解答 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用不到的仪器:平底烧瓶和分液漏斗;仪器C的名称为分液漏斗;需要0.1mol/L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50mL,实验室没有450mL容量瓶,所以应选择5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AC;分液漏斗;500mL容量瓶;
(2)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不能配制或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不能稀释或溶解药品,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故选:BCD;
(3)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
若NaOH溶液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
故答案为:小于;大于;
(4)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C=$\frac{1000×1.84×98%}{98}$=18.4mol/L,设0.5mol/L硫酸溶液500mL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得:V×18.4mol/L=0.5mol/L×500mL,解得V=13.6mL,用选择25mL量筒;
故答案为;13.6;25.0;
(5)如果定容时不小心超过刻度线,实验失败,且不能补救,必须重新配制;
故答案为:重新配制.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原理和操作步骤是解题关键,注意容量瓶、量筒规格的选择,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取6根铁钉,6支干净的试管及其他材料,如图所示.
试管①放入一根铁钉,再注入蒸馏水,使铁钉和空气及水接触;
试管②在试管底部放入硅胶(是一种干燥剂),再放入铁钉,用棉花团堵住试管口,使铁钉和干燥空气接触;
试管③先放入一根铁钉,趁热倒入煮沸的蒸馏水(已赶出原先溶解在蒸馏水中的空气)浸没铁钉,再加上一层植物油,使铁钉不能跟空气接触;
试管④中放入铁钉注入食盐水,使铁钉和空气及食盐水接触;
试管⑤放入相连的铁钉和锌片,注入自来水,浸没铁钉和锌片;
试管⑥放入相连的铁钉和铜丝,注入自来水,浸没铁钉和铜丝.
把6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几天后观察铁钉被腐蚀的情况.
(1)上述实验中铁钉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①④⑥ (填试管序号);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Fe-2e-═Fe2+
(2)从铁钉被腐蚀的情况可知引起和促进铁钉被腐蚀的条件是水、空气、电解质溶液和不活泼金属杂质的存在.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表面涂上油漆、搪瓷、沥青等或镀上不易生锈的合金或牺牲阳极保护法(答出其中两种即可)(答两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莫尔盐[(NH42Fe(SO42•6H2O]常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在0.1mol/L 的该盐的溶液中,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
A.c(SO42-)>c(NH4+)>c(Fe2+)>c(H+)>c(OH-B.c(H+)=c(OH-)+c(NH3•H2O)
C.c(SO42-)+c(OH-)=c(NH4+)+c(Fe2+)+c(H+D.c(NH3•H2O)+c(NH4+)=0.1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工业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Ⅰ)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C(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D.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钠
(Ⅱ)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
(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乙装置中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②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NH3
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过滤(填分离操作的名称),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
(2)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①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氨气气体,说明原因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铵;
②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的吸收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向左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H (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二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CO(g)+2H2(g)?CH3OH(g)△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则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C{H}_{3})×c(C{O}_{2})}{{c}^{3}({H}_{2})×{c}^{3}(CO)}$.
(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1)中CH3OCH3产率的有AC.
A.使用过量的CO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3)反应③能提高CH3OCH3的产率,原因是反应消耗了H2O(g)有利于反应②正向移动;同时此反应生成了H2,有利于反应①正向移动.
(4)将合成气以n(H2)/n(CO)=2通入1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H2(g)+2CO(g)?CH3OCH3(g)+H2O(g)△H,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H<0                     B.P1<P2<P3
C.若在P3和316℃时,起始n(H2)/n(CO)=3,则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小于50%
(5)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和H2制备二甲醚(简称DMA).观察图2回答问题.催化剂中n(Mn)/n(Cu)约为2.0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6)图3为绿色电“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CH3-12e-+3H2O=2CO2↑+1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也是重要的化学肥料.工业合成尿素反应如下:2NH3(g)+CO2(g)?CO(NH22(s)+H2O(g)
(1)在一个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NH3发生上述反应合成尿素,恒定温度下混合气体中的氨气含量如图1所示.

①A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B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填“>”、“<”或“=”);
氨气的平衡转化率为75%.
②关于上述反应的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分离出少量的尿素,反应物的转化率将增大
B.平衡时再充入一定量H2O(g),CO2的转化率增大
C.NH3的转化率始终等于CO2的转化率
D.加入有效的催化剂能够提高尿素的产率
(2)合成尿素的反应在进行时分为如下两步:
第一步:2NH3(l)+CO2(g)?H2NCOONH4(l) (氨基甲酸铵)△H1
第二步:H2NCOONH4(l)?H2O(l)+H2NCONH2(l)△H2
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合成尿素的条件,在一体积为0.5L密闭容器中投入4mol氨和1mol二氧化碳,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2步反应决定,总反应进行到55 min时到达平衡.
②反应进行到10min时测得CO2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用CO2表示的第一步反应的速率v(CO2)=0.148mol/L•min.
③第二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则△H2>0(填“>”“<”或“=”)
④第一步反应的△S<0(填“>”、“<”或,“=”),在较低(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3)氨基甲酸铵极易水解成碳酸铵,酸性条件水解更彻底.将氨基甲酸铵粉末逐渐加入1L0.1mol/L的盐酸溶液中直到pH=7(室温下,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共用去0.052mol氨基甲酸铵,此时溶液中几乎不含碳元素.此时溶液中c(NH4+)=0.1mol/L;NH4+水解平衡常数值为4×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甲同学采用如图Ⅰ所示装置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
(1)写出试管a中铜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2)乙同学认为甲虽然收集到的气体为一氧化氮,但并不能说明反应中一定生成一氧化氮.他的理由是在铜和稀硝酸反应容器的上部看到了红棕色气体.
(3)丙同学釆用如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该同学的步骤如下表所示,请将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填完整.
实验步骤问题
1.从U型管左端加入稀硝酸直至充满U型管右端/
2.用附有铜丝的胶塞塞住U型管右端,观察现象U型管右端产生无色气体,溶液变蓝色
3.待反应停止后打开胶塞,观察实验现象现象是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成红棕色
(4)丁同学认为丙的实验存在缺陷.用图Ⅲ所示装置代替图Ⅱ中U型管右端的附有铜丝的胶塞进行实验,待反应停止后将一氧化氮气体排入分液漏斗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丙同学实验的第3步骤的相同.丁同学要将一氧化氮气体排入分液漏斗中应进行的正确操作是①拿下分液漏斗瓶塞②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③待液面与胶塞接触时立即关闭活塞.
(5)若将32g铜与175mL一定浓度的硝酸巧合完全反应,只产生NO和NO2气体共16.8L(标准状况时体积),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CS2分子的结构式:S═C═S
C.S2-的结构示意图:
D.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_{8}^{14}$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