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元素周期表中,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 | |
B. |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一定相等 | |
C. | 某基态原子错误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 |
D. | 在氢原子的基态电子的概率分布图中,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该区域空间出现概 率的大小 |
分析 A.H为s区元素,而H为非金属元素;
B.过渡元素中一些族中价层电子数不一定相等;
C.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
D.在氢原子的基态电子的概率分布图中,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该区域空间出现概率的大小,不表示电子.
解答 解:A.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而s区的H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同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一定相等,但过渡元素中一些族中价层电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由于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中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原子的能量最低,O原子正确的能量最低排布为,题中违反了洪特规则,故C错误;
D.在氢原子的基态电子的概率分布图中,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该区域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即概率的大小,不表示电子,密的地方出现机会多、疏的地方出现机会少,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其应用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序号 | 待鉴别的物质 | 试剂 | 现象 |
① | 乙烯 | 溴水 | 橙色褪去 |
② | 葡萄糖 | 新制氢氧化铜浊液 | 出现砖红色沉淀 |
③ | 淀粉 | 碘水 | 溶液呈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OH+HCl═NaCl+H2O | B. | CH4+2O2→CO2+2H2O | ||
C. | Zn+2HCl═ZnCl2+H2↑ | D. | 4Al+3O2═2Al2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酸 性:HClO4>HBrO4>HIO4 | B. | 碱性:NaOH>Mg(OH)2>A l(OH)3 | ||
C. | 非金属性:F>O>S | D. | 稳 定 性:HCl>PH3>H2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00mL2.0mol/LH2SO4和500mL2.0mol/LBa(OH)2的反应符合图2,且吸收热量为△E2 | |
B. | 500mL2.0mol/LHCl和500mL2.0mol/LNaOH的反应符合图1,且放出热量为△E1 | |
C. | 发生图l 能量变化的任何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 | |
D. | CaO、浓硫酸分别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符合图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 |
B. |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 |
C. |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N2,同时消耗3amolH2,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
D. | 单位时间内消耗3amolH2,同时消耗2amolNH3,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