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氯水中:c(Cl2)=2
B.氯水中:c(Cl-)>c(H+)>c(OH-)>c(ClO-)
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混合:c(Na+)=c(CH3COO-)
D.Na2CO3溶液中:c(Na+)>c(CO)>c(OH-)>c(HCO
)>c(H+)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向析出的蛋白质中加水,蛋白质不溶解
B.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首次合成的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故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这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高聚物的结构片断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它是缩聚反应的产物 B.其单体是CH2=CH2和HCOOCH3
C.其链节是CH3CH2COOCH3 D.其单体是CH2=CHCOO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Mg与CO2的反应推测,Na也能在CO2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C、Na2O和Na2CO3中的两种
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展两个阶段的实验探究。
【实验I】引发CO2与Na反应。操作步骤为:
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
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
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管冷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和 ;
(2)装置b中装入的试剂是 ;
(3)装置c的作用是 ;
(4)步骤②中,当观察到 时,才能进入步骤③。
【实验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 g进行如下实验:
①仔细观察固体,发现有黑色颗粒;
②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 g滤渣(干燥);
③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 mL的溶液;
④取少量③的溶液,先加足量BaCl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所得固体质量为3.94g;再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⑤取25.00 mL③的溶液,滴加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用3.0 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体积为20.00 mL。
回答下列问题:
(5)如何判断⑤中的滴定终点
(6)反应后装置d中的固体物质为 ;通过计算分析:29.2 g残留固体中,各组分的质量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种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A.pH=7的溶液中:Fe3+、Cl-、Na+、NO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Na+、CO、Cl-、K+
C.pH=1的溶液中:NH、Cl-、Cu2+、SO
D.无色溶液中:Al3+、HCO、I-、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5 ℃时,向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已知所有的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表:
物质 | AgCl | AgI | Ag2S |
颜色 | 白 | 黄 | 黑 |
Ksp(25 ℃) | 1.8×10-10 | 1.5×10-16 | 1.8×10-50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I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
C.25 ℃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Ag+的浓度相同
D.25 ℃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A、B、C、D、E、F、G相互关系如图所示。5.2 g F能与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0.1 mol F还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放出2.24 L H2。D的分子式为C3H3O2Na,E的分子中含有羧基。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G: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了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1=+218.4 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CaS(s)+4CO2(g)
ΔH2=-175.6 kJ·mol-1(反应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的浓度c(B),则反应Ⅱ的Kp=________(用表达式表示)。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
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
(4)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判断反应Ⅰ和Ⅱ是否同时发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1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SO2生成量的措施有________。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提高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6)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且v1>v2,请在图2中画出反应体系中c(SO2)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